美文网首页
我眼中的“信息技术”

我眼中的“信息技术”

作者: 陈蕾FZ | 来源:发表于2021-04-30 15:40 被阅读0次

    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在我的身边,有不少老师说“陈蕾是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融合做得比较好的”,但也有老师认为我对信息技术有些执念,还有老师觉得我怎么给自己贴上了一个小众标签。

    于是,我想着应该来简单写一写自己眼中“信息技术”的变化历程,谈谈技术到底给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什么?我为什么对其念念不忘?

    1.充分活跃课堂氛围

    不考虑PPT使用,信息技术进入我的学科课堂应该可以追溯回2009年。那一次开设的是网络教学公开课,我专门为此自制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学生两人一台电脑搜索资源,进行网络讨论等。那时的我看中的是: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当然,我也有疑惑:如此繁杂的技术如何用于常态教学?而且似乎只有某些课型才能适用。

    到了2015年,我的课堂里有了电子书包。学生们对平板格外兴趣,素材推送、在线研讨、大屏展示等,都是传统课堂不曾有过的元素。但此时,走进我课堂的老师都有一个疑惑 :技术到底为政治学科教学提供了什么?有了线上发言和点赞,那么,面对面的交流就不需要了吗?

    而2016年的课,有了教学系统的支持,叮叮咚咚的随机挑人音乐成了课堂里“常客”。课堂似乎不再像以往那么安静,因为每次音乐声响起,总会有学生被惊喜砸中。

    是的,在很长一段“野蛮生长”的日子里,我曾一度认为:技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课堂变得活跃,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学习的自主性。

    2.及时掌握真实学情

    从网络教学到电子书包,再到反馈器,我似乎走了一条信息化教学的“弯路”,可也正因如此,我迅速接受了轻量级的技术工具——反馈器。从2017年的9月开始,反馈器成为了我课堂上的“标配”。那时的我,常常用反馈器来进行检测。比如,抛出一道单项选择题,通过学生选择结果呈现的柱状统计图,快速掌握全班的真实学情。那些原本只能在课后进行统计的题目,现在可以在课堂上迅速呈现结果,让我一目了然。此刻,我开始意识到:技术不只是“热闹”,而是为教学服务的。

    这些年,常常在高三。高三的课堂里,检测自然必不可少。有了准确的检测结果,我不再凭经验来讲评,而是以数据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教学决策。但总是进行单项选择题检测,我又感到一丝枯燥无聊,于是就开始思考:反馈器能用来完成多项选择吗?主观题也可以用吗?当然,最后就会琢磨:怎样设置问题才会让学生的思考碰撞起来?

    图1:学考复习课上的数据

    这周开始,我的学生们正式进入学考复习。昨天的课复习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概念,我让S班的学生根据考纲上的解释,画出“商品A价格变动与替代品B、互补品C需求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我从他们画好的图中,挑选了两张截然不同的拍照上传大屏,然后请学生们用反馈器选择“你画的是哪一种”,与这两张都不一样的选C。从提交的结果来看(如图1),42%的学生画的是正确的,58%的学生是错误的。你看,拍照让全班学生看见不同画法,而反馈器则让每个学生的画法都能被即时统计。这样一来,我及时把握了S班的学情,在这里慢下来,给他们自己校正思考的时机。

    对我而言,掌握教学技术的应用模式,并不是听一次讲座、听一节好课就能达成的。它只能在我自己一节一节的常态课中去实践、去探索,而这一路的风景只有同样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只有掌握了真实的学情,我才能真正瞄准学生的学习盲区,这时“教”才有价值、有意义。

    3.撬动课堂教学变革

    如果你只是把技术看作一种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主要是为了活跃氛围、检测试题,那么它的确可能像有的老师所想象的,似乎没有必要融入到每节课里,偶尔为之即可。更何况加入技术之后,课堂的时间势必要被占用——既要等待学生按下反馈器作答,还要查看结果、请学生分享想法。

    那么,技术对于课堂到底意味着什么?近两年,我心底有一个声音越来越清晰:技术是撬动我自己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工具。当加入技术要素,我仍要想在45分钟里完成教学内容,那么就必须对原有的教学设计做出改变,甚至是打破重来。而在哪里放入怎样的技术呢?这就需要深入思考技术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再根据教学设计与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我想,无论如何,技术是要帮助教师更好地看到学生的“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作为从传统教师中心努力转型的老师,很多时候我也仍然带着传统讲授的烙印。正如,刚才打开百宝盒,我看到这两周学考复习的课堂数据中的倒计总时长统计,大多为1分钟、2分钟和4分钟。很显然,这几节课里,我应该还是说的多了点、班级对话开展多,小组对话时间少,也就是说课堂上并没有设计大的学习任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空间少。从这个意义上,这几节课的设计是需要改进的,课堂结构是需要调整的,这样才能真正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之所以执着“技术”,其实并非源于“技术”本身,而是因为我知道:融入技术,会打破原有的传统观念、原有的教学平衡,这样的失衡会让我们跳出舒适圈,进一步去调适、去改变,然后打造出崭新的教学样态。所以,如若你真的走进信息技术融合课,你会发现技术的背后最重要的是“课”,而这样的课需要你花更多时间、更多心思去设计、去思考,去做真正的变革。融入技术,我学会了越来越客观看待自己的课堂设计与教学行为,不断地提醒自己努力朝着崭新的以生为本、学生中心的课堂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信息技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wn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