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子孙》 读书随笔记 20180327
陈波今天拍的西部在民勤,我们就找到了十年前的一些好书。这说明,虽然阅读好书的人不多,但好书仍在这里流通着,这里仍有它的知音。
而且,这块土地上的书店有一种沉淀,它能分得清什么是好书,而不会因为盲目地追求收益,而拒绝一些真正能利益心灵、却不畅销的书。
这是这块贫瘠的土地不贫瘠的地方。
——摘自《匈奴的子孙》 雪漠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刚才在手机微信上和此刻正在西部的朋友们交流了一阵,看着他们发出的照片和视频,泪水不听使唤的从眼眶中流了出来。在一个恍惚间,我还真的有了一种穿越到武威的感觉。看来,真正的距离也不过是一个心念。总感觉今晚处于游离状态下。从岭南游离到了西部……喝了几泡茶,把心静了下来,还是回归到《匈奴的子孙》中吧。是的,从某一种程度上,我和那群在西部的小伙伴们相遇了。虽然,此刻的我在岭南,他们在西部。但我们都有着同一颗心,做着同一件事。这样的“相同”,难道不是另外一层意义上的相遇?
在归途,我的“车”开的很慢,似乎有一种不想这么快就结束西部行。我对天水这个地方有着很好的印象。除了在上一篇的读书随笔中提到的旅途以外,身边接触过的天水人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说,人就是城市的名片,这句话真的没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代言人。就拿魏总来说吧,他就是天水人。圆圆的笑脸,浓厚的西北口音,这是我对他的一印象。那一年是2012年的11月,他携夫人一起从西部到岭南来参加第三届香巴文化论坛。从第一次见到他,我就总喜欢把他和陈亦新联系在一起,总感觉他们两个很像兄弟。虽然长得不像,但总有几分气息的相似。或许,他们身上都扛着西部那块土地的色彩。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魏总的岳母是武威人。去年年初,在北京书展上碰到了魏总。茶余饭后,魏总和我们聊起了他的岳母。说起岳母,插个题外话,岳母如果用“丈母娘”这个词来形容的话,似乎更加爽口。在这个物欲纵横的社会,许多人认为,嫁女儿就像成了一笔买卖。虽然,不是每个家庭都会这样。但是,总会在新闻中和日常的生活中看到或听到,人们常常把物质与婚姻对等。没有车,没有房,就搞不定你的丈母娘。甚至,在许多售楼处能看到类似“首付XX万,帮你搞定你的丈母娘”、“丈母娘, 你别狂,我在XX有套房”等等这样的广告。这样的广告虽说有点可笑,但却揭露了一种现象。
在古代,嫁女儿除了看门当户对之外,更要看对方家的德行。在过去的某一个时期,如果女儿能找个教师或者医生,父母就会很开心。因为这两种职业稳定且受人尊敬。后来,公务员成为了大多数丈母娘心中的心仪对象。现在呢?或许各有各的选择和评判标准吧。
虽然,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但是,许多人已经歪曲了物质基础。更有甚者,将其作为了衡量幸福的尺子和评判生活的工具。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有了就想要更多。这就像《加勒比海盗》中演的那样,越喝海水口越渴。是的,欲望的行为怎么能填满那颗充满欲望的心?有了一套楼,还想买第二套楼。有了一部车,还想换辆更好的车。当然,在自己经济非常允许的情况下。做这些事情是个人的选择和对生活提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因为车贷,房贷把自己搞的痛苦不堪的那些人,真的要重新思考下自己的幸福定义到底是什么?
魏总告诉我们,他的丈母娘很好。经常关心他并对他说:“小魏,钱是赚不完的。赚点就够了。不要太辛苦了。总往外跑对身体不好,钱的话,够生活就行了。”魏总边跟我们分享,脸上边露出幸福的笑容。他还告诉我们,这就是西部人对生活的态度。够了?够了!好好品味下这颗这份满足,内心总会升起一份惬意。这颗知足的心太可贵了。
在欲望的面前,没有什么比知足的心更好的药。回想下过往生活中的大小事,那些所谓的烦恼与痛苦,都是因为自己一些错误的选择造成的。为什么我有错误的选择呢?是因为不懂得知足,想要的太多。当然,这是我们年轻人共有的特征。毕竟,年轻嘛!面对花花世界的美丽与诱惑,能守得住自己的有几个人呢?大多数的人,是不碰到头破血流,就不知道什么叫脚踏实地的生活,什么叫平平凡凡才是真。更有甚者,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他们就像一个赌徒一样赌自己的人生。毫无顾忌,毫不负责。直到把命玩的快没了的那一天才有了所谓的“悔悟”,然而那一切都已经晚了。生命很残酷也很严肃。它不会像法官那样还有给你说话的权利。在生命的面前,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被动者,倘若没有一颗自由的心和博大的灵魂的话,我们就会被命运给束缚,等待被生命给宣判……但,明白这些道理的人有几个?明白了,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没有经历,就没有疼痛,没有疼痛的人,怎么会有可能去反观自身呢?
这是张安成老师今天拍的,这是一间充满历史和故事的老屋今晚看了许多朋友在凉州拍的照片和视频。他们去了作家雪漠老师的家乡。传说中的陈儿村。照片里的景象比我想象中的更为破旧。建新告诉我,我发给他的那张照片是奶奶的拜佛上香的地方。这是一间老房子,距今差不多有三十多年了。爷爷——就是《我的父亲“老顺”》中的“老顺”即雪漠老师的父亲,就病逝在了这间老屋里。这座老房子不仅有着岁月的历史,同样有着故事。看了武威的农村,我实在不敢想象,那里怎么走出的“雪漠”。倘若没有远大的梦想和强悍的意志力,雪漠老师怎么可能走得出那块焦黄的土地。我为什么给许多年轻的朋友推荐《一个人的西部》的原因就是这本书很真实。不了解雪漠老师的人会觉得他有点自夸,但真正走进了他的生活,走入了他的文学世界,你才会真正的懂得什么叫“梦想”,什么是“战胜自己”。
陈波今天刚到西北,他在群上就告诉我们,看着西北那块土地,感觉喉咙在冒烟。对比下自己,我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有一个好的老师带着我走,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保证我实现梦想的本钱,有一个好的平台给我提供着各种做事的方便,还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与我一起闯天下。就这样,我还充满着各种的欲望和不知足。真令人惭愧万分。
雪漠老师是武威的名人,按传统人的思想和正常人的思维,他的家乡应该早就起了二层小楼。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我问了建新,武威人有没有广东人的这种在外面发达了,就一定要回家乡起个好房子的思想。建新告诉我,这种传统的思想在武威是有的。但是在雪漠老师的家里却没有。想到这一点,我的眼泪不止的往下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雪漠老师陪伴母亲的时间,陪伴家人的时间非常的少,他把自己的宝贵时间全部投向给了这个世界,投向给了需要他的人。所以,很多人不懂得为什么一个作家有着这么多的粉丝。而且,还是走到哪里追到哪里的粉丝。答案很简单,因为雪漠老师真诚的对待他们。用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生命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与痛苦。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只是因为用一份真诚换回的是大家的感动。作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协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的院长,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简单。他把自己的稿费大量投在了文化公益中,投在了人才的培养中。这种对文化的担当与行为着实的让人感动。除了感动之外,那些跟着他一起做事的学生和朋友,都是在无我的贡献社会中,帮助他人中得到了快乐,在快乐中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长大。
在这一种明白中,就无形的吸收了西部那块土地的智慧——够了!知足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背后,定然有着一颗明白的心。当内心有了一种满足感后,定然会去拒绝许多对生命本身不必要的东西。这种看似的拒绝,实际上是对生命尊严的一种坚守。、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肚子里吃了太多的东西会很难受。够了吗?够了!
写于2018年3月27日广州帽峰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