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3、与敦煌结缘,心灵深处的宿命

3、与敦煌结缘,心灵深处的宿命

作者: 语宣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13:27 被阅读0次

    上一章,我们阅读了樊锦诗在北大遇到的考古专业、恩师和恋人,今天我们继续沿着她的生活轨迹阅读,看看她是怎样与敦煌结缘,经历什么事情。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01 敦煌实习

    1962年,是我大学的最后一学年,我去敦煌实习。这一实习,改变了我一生。

    敦煌实习的原由是当时敦煌莫高窟南区要加固危崖,当时的常书鸿院长为了保护文物,希望北大考古人员介入,进行考古挖掘。我和其他三个同学被系里选中了。当时被选中时,特别高兴,因为当时很多同学都想去敦煌看看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

    当时我想象敦煌研究院是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常书鸿和段文杰都是风度翩翩的艺术家。可实际到那一看,敦煌因为经历三年困难时期受灾最严重,贫困落后以至于想吃瓜子,连瓜子壳都找不到。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都“一个个面黄肌瘦,穿的都是洗得发白的干部服,一个个都跟当地的老乡似的。”

    但是这些都在我们进洞参观石窟艺术时消解了。我们进洞参观时,著名的史苇湘先生给我们讲解洞窟的壁画和塑像艺术,各个朝代、各种艺术形态的壁画和美妙的石窟艺术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忘记了一切。

    当我因为体质差,无法适应敦煌温差大、干燥的气候,进洞参观时,以至于不能走路。宿白先生让我提前离开了,我的实习报告也是在家里完成的。

    02 被分配至敦煌

    1962年,当时国家启动了敦煌莫高窟南区危崖加固工程。为了配合加固工程,需要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可当时敦煌研究所没有这方面的人员。于是,常书鸿先生希望北大实习的四名同学能留在敦煌工作。最后,我和马世长被宿白先生推荐,正式分配到敦煌。

    宣布分配方案后,系里找我谈话,许诺过三四年后让毕业生把我换回来,这给了我希望。谁知,这一呆就是一辈子,这是后话。这时,我写信告知父亲我的去向。没想到,父亲很快回了封很厚的信,信里夹着给学校和系领导的信,陈述我从小体质差等问题,字是用工整的小楷写的,我印象极深。在去敦煌前,我回家了一趟,父亲已经知道了我的决定,他对我说了一句话:“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就好好干。”父爱绵绵,多年后使我泪湿满巾。

    可当时国家正在建设时期,大学生都有报效祖国的决心。国家的意志,我们无条件服从,国家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这样,父亲的信我没有给学校。同时,我一直念念不忘敦煌的壁画和塑像,也非常渴望去。这样,我决定了去敦煌。

    03 被委托重任

    在毕业前,我被苏秉琦先生召见,令我非常难忘。

    当时苏先生是北大历史学系考古教研室的主任,是考古学界的泰斗。在学生心中,他是重要人物。被他召见,我感到既高兴又忐忑。

    苏先生住在北大朗润园处,我去了他的住处,他很客气让我坐下,给我冲了杯咖啡,慈祥对我说,这次去敦煌,要编写好考古报告,这是重要的事情。他的嘱咐使我认识到了我去敦煌莫高窟是被赋予重要使命的,是被委以重任的。

    敦煌石窟的考古极其重要,又极其浩繁。没想到,我又走上了领导管理岗位,精力“几乎全都倾注到了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工作中。”历经半个世纪,我才完成了其中的一卷。但是,我的使命不会忘记,北大精神不会忘记,保护敦煌事业不会忘记。

    就这样,我去了敦煌。

    因为后来文革爆发,三四年调离敦煌的许诺没有实现。文革后,我在干校,错过了北大考研的机会,也错过了离开敦煌的机会。一辈子,我留在了敦煌。这是我的宿命,我自己选择的心灵深处的宿命。

    结语

    今天,我们阅读了樊锦诗与敦煌结缘的始末,知道这是她的选择、她的使命,她是宿命。可当时大学生报效祖国的热情和激情深深影响了我们。到达敦煌后,她又有怎样的经历。期待我们下次阅读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与敦煌结缘,心灵深处的宿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bi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