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网上看到一个纪录片《出路》,导演郑琼跟踪拍摄了农村女孩、小镇青年、一线城市的少女三个不同阶级近7年的变化。看完令人心唏嘘不已!
纪录片从2009年开始拍摄,2016年结束。
马百娟马百娟,来自甘肃的农村孩子,12岁才上小学二年级。她上学的地方只有2个老师,5个学生。虽然家里穷,学校条件也不好,但是她特别喜欢读书,她的梦想是去北京上大学,也坚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徐佳徐佳,来自城镇农民工的孩子,他是一位复读生,为了考上大学他已经复读了3年。在家人看来,农民工的孩子只有读书这一条路,所以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再辛苦几年也无所谓了。后来他终于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
袁晗寒袁晗寒,一位来自北京的女孩,父母都是北京人,从小就上最好的幼儿园、初中,也读了最好的美院附中,17岁选择从美院附中退学。辍学后她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打发的时间。她说:我从来不会关心我处在哪一个阶层,不会饿死就行。
3年后,导演再次跟踪3个人,此时3个人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农村女孩马百娟在体型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此时的她已经辍学。有时她会坐在桥上一个人发呆、摇头,她有很多憧憬,也有很尝试,但是因为太多的限制,导致她根本没有机会去做。接下来等待她的就是找个人结婚、生子。
因为在偏远的农村,女孩没有太多的选择,就像她父亲说的: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书多少念一点,够用就好。
马百娟父亲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而是一群人都在给女孩灌输这种思想。没有人告诉过她们女孩子还有其他的选择或许她们也没有其他选择。
此时的徐佳已经大四,马上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因为学校并不是211院校,所以找工作时并不太顺利。后来经过不段的投简历、面试,最终他进入了一家保险公司做推销员。其实此时的他根本不是为了自己而活,更多的是肩负着一家人的希望。
而那个北京的女孩徐佳已经去了德国,她最大的敌人是如何对付无聊的时间,所以有时她会接一些小活,也会回国看看国内的与艺术相关的工作。
跟拍到2015年时,3人的命运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孩子马百娟已经结婚,嫁给了她表哥。导演给她打电话时已经不愿意接了。此时的她已经放弃原来的梦想,选择对这个世界妥协,或许在她看来这是她唯一的出路。
城镇青年徐佳在找到工作后,选择与自己的女友结婚。他是三个人中,唯一一个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的人。脱离了小城镇,在城市里定居,过上了比上一代更好的生活。
北京女孩袁晗寒从德国回来,依旧无忧无虑。2018年她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公司,成为了一名ceo。
三个年龄相似的孩子,因为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几年以后,每个人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这原本就不是一个公平的世界,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的终点决定了孩子的起点。
02
还记得2017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说的一段话: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纵观今年的各省状元,我们不得不承认父母的终点决定了孩子的起点。
以653分荣摘四川省文科第一名的卓汐聪,父母优秀,家风良好,爱好篮球。此外,他还在实外艺术节中担任主持,并自导自演《赵氏孤儿》舞台剧。
安徽高考文科第一名,是来自合肥一中的郑辰筱,父亲是警察,母亲经商,从初中开始她就已经跑遍了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全球十多个国家,12岁时还一个人去美国研学旅行。
河北省文科状元是一位来自石家庄精英中学的郭家萌同学,她说受爷爷影响较大,从小爷爷就一字一句的教她背诵诗词。
好的家风与良好的教育以及优质的资源,这些所有的因素相加,最终导致结果不同。社会的阶层让更多寒门学子在这场竞争中落败。
03
在知乎上有一个话题:努力就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么做?
一个叫Umika Chan的清华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看完很扎心。
他说刚入清华的时候,第一节课老师让他们每个人填了一张问卷。
上面有两个问题是:“你父母亲的职业?”和“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他说老师每年都会在清华做这个问卷调查,每到一个大学讲课也会让那里的同学做一份。得到的调查结果大同小异。
调查结果显示,能够上清华的学生,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教育理念,以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与视野,你能够接触到的资源与机会。
那个老师对他们说:
在座的各位能考上清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你们的父母。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04
在北京工作时,听过一场小升初的讲座。听讲座的都是70、80后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都在上小学。讲座的老师说:从3年级就要开始为孩子准备大学的事情。因为小升初要看最近3年的成绩,上一个好的初中才有机会进入一所好的高中,上一所好的高中才能读一所好的大学。大多数北京的孩子,从3年级开始就开始参加各种数学竞赛,作文竞赛。而参加这些比赛需要报各种辅导班,辅导班要花好几万,但是为了能让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未来,父母也会为了孩子拼命的努力。
在北京已经占据着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的他们,还在这么拼命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努力。其他地方的孩子,甚至的十八线的农村孩子根本连想都不敢想。因为贫穷地方的孩子没有机会接触这些,暑假放假不会报班,更没有机会培养各种业余爱好。农村孩子从小玩的是泥巴与玻璃球,而城里的孩子却在上各种兴趣班。
你要说农村的父母不努力吗?错了,他们很努力,他们把自己能给的都给了,能做的都尽力做了,也知道一个好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未来有多重要,但是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他们只能做到这些。
就像前面的纪录片中,导演给徐佳看到了袁晗寒的生活。徐佳说,在他的努力之下,他的下一代会达到袁晗寒的生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就是唯一的捷径。我们知道这个社会本身就不公平,也接受这种不公平,所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现在努力一点,给下一代一个更高的起点。
个人简介:西渡桥:毕业后成了一名北漂,理科生偏有有个文学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