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樊登老师说:现在家长着急,对孩子说要想考清华北大,考上好学校,高中开始努力都来不及,得从初中开始努力,初中努力可能都得提前,得从六年级就开始。其实大可不必,如果一个高二的成绩一般的学生说他想考重点,考清华北大,来得及。
这段话意在让家长们别那么紧张。为什么会说来得及呢,樊登老师也给出了答案:高中的知识点就那么多,从高二开始努力掌握来得及。
听了樊老师的话,我不仅不着急了,我猛然听出来学习这件事是有诀窍可循的。
回想曾经的学习经历,太痛苦了,很想提高成绩,很努力去学,不敢松懈,感觉喝口水都是浪费时间,然而成绩还是平平。我还买过关于学习方法的书,书上说什么联想法啊,什么关联法啊,备一个错题本啊,跟你说了一大堆方法,至于适不适用或者怎么运用,书是不管的,举的案例里很多高考状元都是运用的这些方法。我就是在找打击,别人都适用,我自己成绩没提高,这不是告诉自己脑子笨么。
然后我学习了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即把知识串联起来,找到彼此之间的关系,搭建框架。听到这个,我突然想明白了,我曾经就是这样把我的数理化追上来的啊,那个时候我物理特别弱,在高二暑假我就好好分析了一下,要么就保持这样,那么我估计考不出多好的分,要么就突击一下,自己用暑假恶补。选择后者,拼一把,分数少脸无光啊。我记得我把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从头到尾一个接着一个弄懂,把每个知识点的课后题也都做了,力求巩固加强记忆,现在想来这就是刻意练习啊。你以为这样我就提高成绩了么,不,等到后面复习得越多,前面的也就忘了,你可懂,忘了,我付出的努力就白费了么?当然不甘心,我又开始翻到目录,把每章节的知识点,写上关键字,然后开始回忆,一个章节一个章节串,这个知识点怎么用怎么考。然后再每个章串,这个章的知识会不会跟其他章结合着考怎么考。一个暑假的时间,我感觉我的物理提高了有30分。
但其实我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遵循记忆曲线,但凡知识忘记了就赶紧捡起来再记。记忆曲线错么?不见得错,毕竟有人是受益者,但是这有一个弊端就是反复回头捡起来,这种“弯腰”动作,做多了真的很累,会产生烦躁情绪:知识都重复好几次了,得什么时候才能都熟能生巧啊。而我学到的一个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把知识吃透,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个知识点你今天重复10遍也好20遍也罢,真真切切的今天就降服了它,把它刻在你的脑子里。
还有那个错题本,是我理解错了,那个错题本,是用来学习母题的。什么是母题?答:掌握了这一道题,那么这一类型的题全都会了。同时错题本还会量化你学到的知识,同时通过书写一遍,也是在梳理复习一遍。而我是怎么理解的,我理解成把错题重新誊在本子上,好浪费时间啊。对了,誊的是错题么?不,誊的是没掌握的知识点啊。我应该通过错题本,对自己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啊。
不要一味的去学习,闷头傻学。学习也是讲究方法的,这就是学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