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它缘于“思享会”伙伴的推荐,伙伴讲了自己身边的事例,可以做为段子来说的就是那句“你该去看看史怀哲了”。
也许当你找不到方向,觉得迷茫时,去看看这位哲人的传记,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我以听的方式听完了本书。
感觉从成长经历开始,到求学阶段,描写了他对基督教某些问题的怀疑,然后阅读大量书籍求解,可以从中了解到他有求真的本质。
他是神职人员,但他也学音乐,对巴赫深有研究,自己亦是一位音乐家;他学医,然后抛下之前的一切成就,筹措物资去到非洲丛林行医;大战时被送到集中营后,他继续写作……
书中并未描述的特别详细,但从中却可窥见一斑,他对信仰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对名利的淡薄,对意义的呈现,都需自己体会。
推荐华姿的《史怀哲传》,昨天在网上看了个开头,文笔优美,对于成长经历的描述更为细致,从小故事中能看到对史怀哲人生的影响,没有那么多的基督教义的呈现,我想这对于了解史怀哲会更全面一些。
20180717
20180717众多自媒体大V推荐,小六以自己的成长路径为蓝本,成就了这本书,其实大多内容(RIA便签法,蕃茄钟,30分钟阅读法,吃掉三只青蛙,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曾经直接或间接在他的知识训练营中,或者别的地方有接触过,然并卵……
终究还是归在一个问题上,那就是没行动!比如书中提到好多次的拆书帮,自己混迹于其中多少年了,会费交了不少,成长却没有,因为没有参与活动,没有参加晋级。其实方法方式不在多,而在于用起来。
20170717
20180717《心想事成》感觉就是以佛法及传统文化的智慧来获得所求之需,只不过,没有那么的全面,只是提到了其中一些,比如:去五毒中的嗔与痴;守本份,勿得陇望蜀;要会选择名师、领导、伴侣;修菩提心;行法布施。书中唯有这句让我有感触——所有沮丧都是认清事实的机会。
当我们受到沮丧情绪影响时,大多会陷入其中,可能会抱怨,会自责,会自我怀疑……却常常忘了反思。如果在情绪发泄完后,能理性的回到事实面前,复盘反思,吸取教训,下次不再犯,岂不更好?这样的沮丧才有价值,才不会陷在困境中一再重复。
《财富战略》则从资产与负债的区别开始讲起,提到了复利,提到了人脉,提到了自修(技能、为人、布施修福等),总归还是落在以《金刚经》的智慧来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反正我没看到咋操作。
两本感觉都在于如何用佛法智慧来成事,从因上着手,个人感觉,对佛学有一定了解的来说,可读性不高。
20180717
20180724禁忌的话题有哪些?比如说:对病人发脾气;费用难题;治疗师生病、变老甚至死亡;治疗师的恐惧,羞耻与愧疚;性取向和自我暴露;为了成功或仅仅为了活下去,而违背自己的职业及价值观等等,这些问题是否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在哪儿呢?
这正是本书所提到的:书仅仅是为你提供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造就的原因很多,如何处理造就的结果也就不同,同样的结果对于不同的案例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所以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可以应付所有,更多的可能是需要自己去探索。
所以本书看到后来觉得可能并不太适合国情,比如书中提到的种族、肤色;还有书中案例提出来供思考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小组团队来讨论,这样有脑力激荡,会有更多的想法呈现,而独自一个人看会受自身思维局限,感觉深入不下去。
整体而言,可能现阶段,本书不太适合自己,如果在接触个案后会有不同的感受。
20180724
20180720很专业的一本书,从什么是个案概念化讲起,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个案概念化,并且有大量案例在其中,对于如何个案概念化起到了更为清晰,明了的作用。
看一遍不够,需重读,并且尝试以这样的方式将之写出来,对于了解来访者及评估会更为全面一些。
201807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