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设计产品或运营的时候,经常碰到悖论,我是要价格,还是质量,我是要服务还是要调性。我是要权力,还是要激情…
这个时候,谁该出来解决这个悖论,可以用经济学的一句话:如果一件事出现问题了,谁的损失最大,谁就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我觉得还可以在加上一句话,在时间维度上,哪个损失最大,我们就放弃哪个。
5年一个周期,质量一定大于价格,面子一定小于服务,激情一定会激发120%的生产力。
这个东西算是新认知吗?
我觉得不是,我认为大多数问题只要一路为什么问下去,搜索引擎就能帮你解决。
新问题,旧方法。
旧问题,新方法。
新问题,新方法。
一共就这几个组合,创新也不是遥不可及的。
我们都是知道一维二维三维,点线面,
解决问题也是如此,把问题在多上升几个维度,就会发现问题的背后是人,人的背后是利益链条,利益就是谁想主动做,谁又模棱两可的做与不做。
要钱?要名,要权?
贪便宜,好面子,有尊严。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是,不能脱离“我”这个主体,我可以高谈阔论,但那只是我的话,
因为执行者是我,我们就会把“我”抬的很高,而一旦姿态抬起来了,自己跟别人不平等了,说话办事就不是味了。
做生意,服务于人,就得学会矮一点,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谁会找你。
交朋友,如果我们比对方强大太多,他们会主动想认识我,不然谁愿意搭理一个比你厉害一点的人,因为总觉得他是在吹,在装啊。
我就想活的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理解错了一个要素,你把自己的身份地位加到了能力价值里,而身份地位是别人给的,我们怎么能再反过来二次收费呢。
请你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刘润进化岛每日思考打卡第十二季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454/7f37e2a1121ad7b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