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13章探讨的是教师如何通过班级管理,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物理环境。目前看完了前四节。
先把这四节比较重要的概念罗列一下。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保持积极的学习环境、避免问题行为发生的管理技术。
班级管理的三大目标:
1.创造有效学习的途径——建立参与结构;
2.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业学习时间;
3.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
第二节是如何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这里提到了建立必要的常规和章程,这些章程应该是积极的和可观察的,提供一些与特定情境对应的规范,规定清楚哪些行为是被特别禁止的。还可以通过规划好教室里的个人领域和兴趣区域,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空间。
第三节是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作者指出,高效的管理者会通过预防问题的发生和促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等方式来维持。
第四节是如何处理纪律问题。对于刚出现的问题,要快速制止;面对欺负行为与网络欺凌行为,教师要告诉受害者应该怎么办?
感悟
1.班级管理,要预防为主。
这个观点在钟杰老师的班级管理也提过。优秀的班主任与低效的班主任(是的,是低效,而不是比较差)相比,并不是他们的班就不会出问题。而是在出问题之前,甚至在接手这个班之前,优秀的班主任就已经把所有可能会出现的行为问题预设好了,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班规章程,要清晰细致。
认真研读书上提到的实践指南,会发现真的是好细致,连如何将椅子挪到课桌下面都要教师示范。
如果不是已经从教11年,我真的会觉得作者是不是把学生想得太笨了。事实上,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如果在第一年,教师没有强调好这些细节的话,他们真的能笨出你的想象。
比如我从初一就任教的一个班。都初三了,不知道上课的预备铃响了,他们正确的行为是什么?按道理,他们应该知道的。但是他们没有做到。我这一学期一开学,先按照钟杰老师说的“课堂三有”,要求学生预备铃响了以后,回到自己座位,并做好“课堂三有”(有该节课要用到的课本、有笔、有练习本)。多少支笔,分别什么颜色,什么样的练习本,这些我都在第一节课说清楚。这学期不管是新接手的班级,还是这个从初一就任教的班级,确实比之前好很多。
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与其浪费时间批评学生没做好,还不如话时间告诉他们“什么才是做好”。
3.惩罚,要温和而坚定。
这本书提到的惩罚,和正面管教的理念是相似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使用惩罚。而在使用惩罚时,要注意在双方保持冷静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私下惩罚。尊重他人,给学生保留面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