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政之先,须有志有勇

王政之先,须有志有勇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06:00 被阅读0次

滕文公(名宏)还是世子的时候,有一次出使去楚国,经过宋国时,专门去拜访孟子。孟子一直和他谈性善,总是把尧舜挂在嘴上。世子将来是要继承王位的,孟子专门谈尧舜之道,当然是希望将来滕文公能够推行王道。姬宏身为世子,主动来请教孟子,可见心存善念,也就是具备善端,因此孟子和他谈性善,显然是有的放矢。

姬宏从楚国会国的路上,又到宋国来见孟子。

孟子看出姬宏是对上次的谈话心存疑虑,也就是对王政的未来没有信心,于是对他说:“世子是怀疑我的主张吧?其实治国之道只有一条路,从古代圣王开始,历史证明只有王政一条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以您要有推行王政的勇气。”

孟子鼓励姬宏说,齐国的勇士成覸与人谈起齐景公时说:“他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我为什么要对他畏惧?”颜回说:“虞舜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立志有为的人都能和他一样。”公明仪说:“周公经常说周文王是他的老师,周公难道会欺骗我吗 ,因此我也要以文王为榜样。”

孟子接着说,滕国虽小,国土面积折算下来,也有方圆五十里,当初周就是从五十里的小国发展起来的,因此滕国也可以行仁政成为太平之国。《尚书》说:“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意思是说,良药苦口,要实行王政,道路当然不是平坦的,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但您一定要有这个大志,要有推行王政的勇气。

战国时期,霸道横行,商鞅、张仪、苏秦等人纵横捭阖,各国之间烽火连天,硝烟不断,而孟子却逆潮流而动,主张实行仁政,因此大多数诸侯王都不愿采纳孟子的主张。滕国世子姬宏却对孟子十分景仰,即使如此,他对孟子的王政主张仍然心存疑虑。

滕国是一个弹丸之地,自保已然不易,平天下谈何容易?孟子却鼓励他说汤以七十里发家,文王以五十里一同天下,关键是首先要有平天下的大志和勇气。

其实,孟子也知道,欲平天下,虽然最关键的是人和,但也必须要有天时地利。因此他认为最有条件平天下的是齐国,对滕国和邹国这样的小国,其实孟子从现实角度认为他们是不具备地利的,但仍然鼓励他们推行王政,即使不能平天下,也足以自保。这正是孔子所谓的“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之义。

反过来讲,如果像滕国和邹国这样的蕞尔小邦,如果崇尚霸道,那只有在滚滚战车的洪流中灰飞烟灭,或者采取骑墙策略,做某一大国的小弟,那也难免左右为难,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因此惟有造福百姓,凝聚人心,才是自强独立的唯一出路。至今,这依然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孟子》简读之滕文公篇01

相关文章

  • 房屋买卖合同书

    卖房人〈周小林 王政容〉简称甲方! 买房人〈庞勇〉简称乙方! 兹有达川区石桥镇人,周小林,王政容夫妇,将达川区石...

  • 小女子拙见【82】求仁得仁,而非王天下20190316

    “《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

  • 艰难玉成,青春飞扬的通行证

    青春有志须勤学,学业启门报苦辛。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古有“头悬梁刺股,凿壁而偷光。”今有“笨鸟先飞早入...

  • 罗马人的故事13 - 最后一搏

    戴克里先-> 君士坦丁 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政前中期(元首制)->帝政后期(绝对君主制)->帝国末期 戴克里...

  • 2021-04-16

    44、《洛诰》之篇言周公归政成王。《多士》已下,皆是成王即政初事。编篇以先后为次,此篇在成王书内,知是成王即政,淮...

  • 【之】

    【之】文/丘山雨辰。 卧龙之志, 之慧, 之勇, 之魄。 之先知而后勇, 之先退而蓄锐, 之韬略而待箭之弦, 之鸿...

  • “先之,劳之,无倦”(2021-12-13)

    今日论语(25)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先之,劳之,无倦”不仅适合“政”,适合于...

  • 他们夫妻恩爱,却因“史上最强小三”插足而离婚,没想到最后赢家是个

    1 先吐槽一下王羲之父子的名字。 他有七个儿子,分别是: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 ...

  • 2017-10-01

    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 才艺绝伦独树一帜的南宋词乐家~姜夔

    《礼记‧乐记》有云: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中国历史上的圣王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政之先,须有志有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ep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