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滴滴、美团都有搜索功能,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或者不同,是什么让产品经理这样设计呢?本文来探讨相同和不同背后的策略。
本文的行文逻辑为:先对单个APP的搜索入口和搜索页进行分析,然后对各APP的不同和相同进行探讨。
一.微博
从图一中可以看到,输入框中有大家正在搜的搜索recommend,但是此时不能直接搜索该词,只是作为一个展示,点击搜索框后进入搜索页面。进入后如图二可以通过点击右下角的搜索按钮进入该搜索词(搜索recommend)的搜索结果页面。当然也可以用户自主搜索,此时下方会有sug
二.滴滴出行APP
1.图一中我们发现滴滴出行有个去XXX的提示功能,点击后可以直接进入发单页面
2.如果我们点击进入搜索页面,我们可以看到有家,公司的快捷设置,还有历史记录等
3.如果我们输入,此时会出现sug
然后笔者发现了一个小问题:滴滴的搜索推荐功能,当用户手动移动位置(手动移动上车地点)时,仍然不变,导致可能会出现出发和搜索推荐目的地相同的情况。
三.美团
1.美团的搜索框中也有搜索recommend,同微博搜索,此时不能直接搜索该词,只是作为一个展示,点击搜索框后进入搜索页面,搜索页面内容很多,有热门搜索,历史记录
2.随着输入,会出现sug。
四.对比分析
搜索起始页面分析
:我们把所有的搜索起始页面放在一起, 可以看到他们都将一些推荐内容前置到搜索的起始页,比如滴滴的去XX,美团和微博的搜索推荐等,这些的作用是
1.减少用户操作成本
2.推荐给用户他可能喜欢的东西,减少用户决策成本
但是,并不是搜索的前置都可以直接发起搜索,比如美团和微博只是作为一个展示内
所以,有一个问题:美团和微博的搜索推荐只是作为展示,而滴滴的是可以直接发起搜索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滴滴出行是个工具型APP,直接发起搜索,减少用户操作步骤和成本。而美团和微博是带内容性质的聚合性APP,想尽可能多的展示内容给用户,所以点进去搜索框后才能点击搜索按钮。
在点击输入框之后:
大家都会展现【搜索推荐】,用户通过点击即可完成输入
推荐维度包括历史记录、热门词、热门类目、用户设定内容(家)等各类推荐维度
此时,用户发起输入后,随着输入,会出现sug,展现的sug包括多种样式,sug差异很大,而且,滴滴的搜索sug完全舍弃了搜索功能,sug与搜索合一,其他的APP保留了sug和搜索
问题2:为什么滴滴出行的sug跟搜索二合一呢?(类似于QQ浏览器的搜索直达)
笔者认为
1.效率问题滴滴出行APP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效率,如果再需要用户点击搜索,多了一步操作,对用户而言提高了操作成本和增加了操作时间,对于用户体验而言是非常不友好的。
2.地点问题。上下车的地点准确是用户和车主能够完成交易的保障,滴滴搜索中出现的sug是较为容易找到的地点,已经存在滴滴数据库中,若sug与搜索分开,用户自行搜索,则可能出现搜索相关性较弱的问题,比如用户搜索回龙观新村中区西门6号楼这样的query,则车主很难找到这个地点,滴滴可能也没有收录相关地点,对于用户来说没有这个地点,还需要用户再输入一次,十分繁琐。
其他朋友如果还有其他想法也可以留言评论。我们共同探讨。
五.搜索功能拆解和总结
搜索的目标很显然:以降低用户输入成本为核心
所以我们可以将搜索功能拆解成三个步骤:
1.输入前:
输入前【高准确率的搜索推荐】前置到搜索框,使用户直接完成输入,减少用户的决策成本和操作成本
2.点击输入框后:
展现【搜索推荐】,用户通过点击即可完成输入
3.开始输入后:
随着输入词展现【搜索建议】,降低用户输入成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