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投 稿 需 知

投 稿 需 知

作者: 静儒斋古韵 | 来源:发表于2020-01-30 20:49 被阅读0次

诗友们好!

      我们已多次要求投稿做到精品化,只要一处不合格律就不给刊登,这将为以后的一惯标准,并且逐步严格。希望诗友们把稿件仔细修改,投稿时一定要拿出精品,并且保持投稿格式正确。

      检查时主要注意是否出韵?是否出律?是否犯孤平,是否有三平脚等大诗病?是否犯有用韵八病?还要注意是否失对或合掌乃至平头、叠尾、摞眼、三仄脚等小诗病,即使修辞需要,重字只能出现在同一句子中。

      暂时不提倡变格别体以及文字游戏类作品。对于“特拗句”与“大拗句”两个高古格,造诣不深者尽量不要乱用,用错了位置,全篇皆废。

      诗必须按平水韵,词必须依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中正格,一定要了解所用词牌的声情特色。书后附张珍怀辑《词韵简编》即《词林正韵》十九部主要内容,已足够用了。

      对初学诗人,我还是要多说上几句话,大家时刻不要忘记我们的创作原则是:清音雅韵古调正声。只有掌握了平水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古人的作品,只有按平水韵进行创作,才能更好地传承古诗词文化。新声韵只是入门的方便,难以登堂入室,因为我们严格按平水韵词林正韵创作出来的作品,与唐诗宋词只能是有些形似,诗追唐词步宋,久而久之也许能有一点神似,才可有一点点古人作品的清纯高雅味道(这里更需要学诗作人融为一体)。格律诗词即然是高雅艺术,就不可能三心二意地掌握,更不能偷机取巧,必须下一翻苦功夫,什么时侯你做梦里都能吟出佳句,才算用上了点心,什么时候你写一首诗觉得很简单很轻松,才算真正入了一点门。不过这时候越是有点才气的人越是容易产生一种飘飘然之感,甚至恃才傲物,这正是一个误区,相当于禅家的“魔境”。好多人至此遇不到明眼人点破指导,就再也走不出迷圈,一辈子孤芳自赏,甚至向正规名刊投稿屡屡不被录用,就瞒怨编辑有眼无珠,自己生不逢时似地。这时若能拨开迷雾,步入正途,才会发现自已刚刚入门,会从骨子里深深地崇拜古人的才智与德行,就能虚心学习古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神实质,才可称得上入了一点点“三昧",你才会发现李杜苏辛是摩天高峰,其他诗人也是高山峻岭,时贤也是各具非凡才气的峣峣者。此后你就会掌握一些真谛,总觉自我不足。但若去名刊投稿,很轻松地会被录用(名刊不多,全国就几家,黑龙江省现在还没有),因为你此时的作品才真正地可称其为“诗”了。再坚定地走下去你的眼晴会越来越亮,诗词界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甚至“专家学者”以及“迷惑者”,你会一眼看透,你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与思想,不轻易动心与盲从,你读书与写作都会有一定的选择性与目的性,看到《全唐诗》与《全宋词》也不惊讶,并永远认识到自己不过是诗词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已。

      创作选材最好做到以小见大,一叶知秋,在意境上下功夫,不要把妄语当成浪漫,少说大话、空话,假话、废话、他人之话,多用自己心思做自家活计。

赋叙不如比兴,

词丽不如情真,

奇巧不如朴厚,

迎时不如契理。

得句诚难事,推敲运字词。

意超平淡境,语至自然时。

明月牵幽感,清风动杳思。

实虚神韵笔,才有性灵诗。

      两点说明:

    一,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书后附<词韵简编>就是《词林正韵》精本,十九部每部都由平水韵诗韵若干部组合而成,填词时通用。若用以写诗则需分原细目单用,对于[九佳]、[十灰]丶[十三元],己被分成两部分,写诗时如果半部不够用,可把两个半部合起来用,就是完整的平水韵部了。

      二,用韵八病是指出韵(落韵)大病以外的韵病:

(一)重韵,即重复用了同一韵字押韵。

(二)连韵,即同音韵字没隔开用(不相邻不忌)。

(三)犯韵,即在非韵脚处出现了韵字,在押韵句中也叫挤韵,更严重。但修辞或固定词组除外,如“又到襄阳到洛阳”“人间正道是沧桑”之类等。

(四)复韵,即所用韵字为同义或近义,如“花”与“葩”,“愁”与“忧”之类。

(五)撞韵,即白脚处用了韵部仄声字,如诗为[一东]韵,而白脚用了[一董]或[一送]韵部的字。

(六)凑韵,即用与诗句不协调的韵字来硬凑。

(七)倒韵,即把一个词语前后次序颠倒来用,如“坤乾”之类。

(八)僻韵,即用过于生僻的字来押韵。

祝大家创作愉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投 稿 需 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lw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