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确定时代,具体有什么行动策略吗?
还真有一个小手段。
所谓不确定,是因为环境大变,固有的认知和做事套路行不通了,亟需改变。
小到个体,大到国家,都会遇上瓶颈,苦苦挣扎,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最危险的,想要突破,按原先的思维逻辑是行不通的。
人在一个固定的状态里呆久了,会慢慢习惯,甚至变得麻木。刚进入新的领域一无所知,这个阶段进步是最快的,每天都能学习到新技能,过了一段时间,学得差不多了,适应了工作的节奏和状态,就很自然的遇到了瓶颈期。
想要有所突破,达到新的境界,从那种左冲右突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就得刻意的寻求新的事物和启发,有意识的往工作和生活中引入新的认知和知识,还在原有的框架和认知中原地打转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就像爱因斯坦说过:我们往往用导致问题的思维逻辑企图解决问题,怎么会有好的结果?
只有接触了新事物、新方法、新观点,也许一点信息就能给启发,从而带来转机。
这个时候,追求完美、害怕失败、瞻前顾后等都是阻碍前进,让我们困在“瓶颈”中的最大障碍。
因为追求完美、害怕失败,就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准备阶段;或者就是过于纠结不影响大局的细节,这些都拖慢了脚步、限制了自己的成长。
不停地问问题就能明确是否有“完美”倾向:
有没有过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结好几个小时、好几天,甚至是好几周的经历?
有人指出工作上的一个小错误,情绪就变得很低落?
本来花十分钟就可以搞定的细节,非得花好几个小时去润色?
即使完成一个任务后也总感觉没完成?
因为害怕听到朋友或者同事的负面评价而隐瞒自己犯的错?
这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完美主义”(本质是害怕失败或者害怕未知),最不能接受的两个字,就是“失败”,因为害怕失败,完美主义者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把开始的时间一再推迟。
所以拖延症最严重的人群,往往就是最有上进心的完美主义者。
很多人都是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做事情容易走极端,要么就严格的按照自己的设想推进,要么就不会开始,所谓“My Way or No Way”,这种想法既不客观又不现实。没有任何一个成就者没经历过失败就做成事的。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肯定是要经历无数失败的,失败无所谓好坏,那是外界给的反馈,它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哪些方法可行,哪些方法不行,失败得越多越快,就说明尝试得越多越快,可以修正改进的机会也就更多,成功的几率当然会更大。
所以,放手去做,马上就做,不要瞻前顾后,别把失败这个事儿看得那么重。
现在社会提倡做事情要努力做到极致才对,但我认为这个“极致”有待商榷,确切点说是需要分行业的,有些行业可能需要极致,但我们大多数时候面对的是复杂系统,不会也不可能达到极致,做事情要考虑成本和结果,关键是要有持续性的相对优势。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持续性的保有相对优势,这是我应对复杂世界的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