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廷能消灭上百万太平军,却阻挡不了几万洋人,原来问题在这里

清廷能消灭上百万太平军,却阻挡不了几万洋人,原来问题在这里

作者: 薛白袍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17:45 被阅读21次

不是阻挡不了洋人,而是不想阻挡。

以镇南关为例,冯子材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但是又怎样?李大人还是颠颠的跑去谈判,该赔款赔款,该道歉道歉,姿态低到泥土里,开出的却不一定是漂亮的花朵。

为啥会这样,真的是自己的大刀片子打不过洋枪洋炮吗?如果林则徐那会儿还可以这么说,但是从道光到光绪,大清和列强们打交道数十年了,还相信大刀长矛能干的过洋枪洋炮,就真的太小瞧清朝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人了。

要知道李鸿章可是世界各地去访问过的,阅历见识和林则徐那会儿不可同日而已了。

但是他们依旧只想投降不想打仗,为啥?

因为投降卖的只是大清国的土地和人民,但是打仗卖的可是自己的嫡系手下。

太平军的兴起,让绿营兵的腐朽没落暴露无疑,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大臣趁势崛起,纷纷组建乡勇抵抗,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严格意义上说都是他们自己的私人部曲,他们和大清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多于隶属关系。

当年和太平军鏖战的时候,曾国藩提出的口号是:结硬阵,打呆仗。

就是部队打一个地方都要挖战壕和敌人对抗,绝不主动出击,绝不鲁莽冒进。

如果是冷兵器时代,这种打法无疑是找死,对方骑兵一个冲击,用石头弓箭都能把你打死在战壕里,但是曾国藩不怕。

因为他用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有米尼子弹的前装线膛步枪,米尼子弹呈圆锥形,射程在五百米上下,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对手拿火绳枪,射程不超过五十米的天平军完全是碾压式的屠杀。

手拿先进武器的湘军最好的战斗方式,就是躲在战壕里屠杀敌人,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走的也是这个路子。

虽然左宗棠抬棺入疆,他不会真的让阿古柏屠杀自己的军队的,所以他的军队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七星连珠的斯潘赛弹仓步枪,加特林机关枪,后堂野战炮,虽然阿古柏有英国人在背后撑腰,但是其武器装备和左宗棠的最先进装备的楚军还是差了一大截,只有被左宗棠按在地上摩擦的份儿。

和曾左几乎同时崛起的李鸿章当然明白武器的重要性,所以他的部队在装备上和当时各国列强的相差不大。

但是为什么在甲午前后李鸿章胜少败多呢?

当年日本侵略朝鲜,清军援助,一开始打的势均力敌,但是后来由于久攻不下,日本军队冲出战壕开始白刃战时,叶志超做出了一个明知的选择:跑。

一口气跑回鸭绿江,效率惊人。

迳定州,亦弃不守,趋五百馀里,渡鸭绿江,入边始止焉。

后来清廷对叶志超问罪,把他的官职一撸到底,李鸿章还想让他在军队中留营效力,清廷不许,拖了两年把他拿到刑部问罪,定了个斩监候,也就是死刑缓期执行。

但是后来叶志超却神奇的被赦免了,回到老家做起了富家翁,安享晚年。

对清廷,叶志超不忠不孝,但是对于李鸿章叶志超是大大的忠,因为他的选择让淮军免于在白刃战中付出伤亡的代价,这就是李中堂想要的将领,所以李鸿章要拼命保下他来。

天平天国之后,八旗军形同虚设,汉族大臣做大,军队是这些朝廷大员能在朝廷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打仗可以,只要有先进的武器,可以打呆仗,把自己一方的人员伤亡尽量减到最小,不过一旦涉及到有用大量士兵的生命去博取胜利时,这些大臣的态度一致:对不起,我不玩。

对战太平军时,是这些军队崛起和向朝廷证明自己的时候,就像创业的草创时期,必须拼杀,后来面对列强,对方的武器和自己相当,要想胜利就得用大量人员伤亡来置换时,这些大人宁可付出国土也要保全自己的实力。

所有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已。

===================

文:薛白袍

欢迎点赞,欢迎讨论,谢谢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廷能消灭上百万太平军,却阻挡不了几万洋人,原来问题在这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ni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