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写的,写书的人叫作家,读书的人叫读者。
书像是个盛装思想的包裹。作家将自己的思想打包,放在书里。读者读书,将书里的思想解压,吸取作家的想法。
不过,要成为一个好作家和好读者,就要知道作家和读者的契约,明白各自的权利。
作家的权利
作家有作家的权利,一本书怎么写可以随作家的意。
可以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可以从高潮开始写,可以从结尾开始。
你可以像《金字塔原理》那样组织材料,MECE,不遗漏,不重复。
当然,也可以像纳博科夫那样做一个醉醺醺的猎手,拼接卡片:
我现在发现索引卡片真的是进行写作的绝佳纸张,我并不从开头写起,一章接一章地写到结尾。我只是对画面上的空白进行填充,完成我脑海中相当清晰的拼图玩具,这儿取出一块,那儿取出一块,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再拼出 —— 我不知道,也许是喝得醉醺醺的猎手。
也可以像普林斯顿大学约翰·麦克菲,利用文件袋写作。在《写作这门手艺:普林斯顿大学写作课》里,约翰·麦克菲说自己是这样写文章的:
搜集好材料后,打印笔记,读笔记,构思结构,对笔记编号,复印笔记,然后用剪刀把笔记剪成一张张纸条。如果文章结构有30个部分,就将笔记分为30部分,分别装入30个文件袋。
写作的时候,写到哪一部分,就把哪一部分的文件袋取过来,把写有笔记的纸条倒出来,将纸条排列,专心的写这一部分。
在和读者的关系上,作家可以居高临下式的说教,可以对友畅谈,还能妖媚蛊惑,拜服跪舔。
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 :21世纪写作指南》里说,古典风格的作家就是向读者展示世界,和读者对话。
读者的权利
如果作家有作家的权利,那读者就有读者的权利。
读者可以选择不看,可以从头看,也可以跳着看,更可以先从结尾看。
老舍在文章《读书》里,说自己读书一不追求系统,逮着什么看什么。
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二看得快,不追求记住。喜欢跳着看,练习跳远,侦探小说喜欢直接翻最后几页,省事。
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三是看完不评论。
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
“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
“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因此,设若我真去批评,大概是高明不了。
四是不看自己的书,不谈论自己的书。
法国作家达尼埃尔·佩纳克在《宛如一部小说》中,说读者有十个权利。
第一条 不读的权利
第二条 跳读的权利
第三条 不读完的权利
第四条 重读的权利
第五条 读不择书的权利
第六条 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
第七条 读不择地的权利
第八条 随意选读的权利
第九条 朗读的权利
第十条 默读的权利
知道了这是个权利,也就知道了如何作一个读者。读书前,先看看这读者十条,你就有了底气。
作者简介
奋翼,知识的践行者,喜欢真诚而有趣的人生,微信公众号“心际花园”创办者,目前发布文字数超过二十万。如果你喜欢,就关注微信公众号“心际花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