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傻点好

作者: 扣舷而歌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11:16 被阅读223次

            这几天心中颇不宁静:我这倒不是拽词儿,是真的心情不太好。因为我有个毛病,闲着没事,喜欢瞎琢磨。瞎琢磨不要紧,关键是琢磨啥。琢磨些风流倜傥,风花雪月,无非是搞点小资,莞尔一笑也罢。但这几日琢磨的却下了道儿,想来挺可怕的。啥事儿呢?比方说人性、人类社会会不会更好,或者是不是会反其道而行,索性一路出溜到底,无可救药——想这些问题,不就是典型的自找烦恼么。这个问题没想出答案,但却顺带得出了一个很悲观的结论:人从本质上说,是混蛋,是为利益而生的动物。所谓高尚,不过是利益这个词儿换一种说法罢了。你可以不相信,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事实。

            那个叫做亚当·斯密这个老家伙,他早就看透人生,毫不客气的指明:人的天性是自私的。不过,释放人的自私,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然这需要规则的保障。用规则来约束住人的贪婪。其实,这并不是亚当斯密有多么先见之明,我们的先贤,中国第一家妓院的老鸨管仲先生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忙忙活活、上蹿下跳的为了啥?说到底,不就是为了一个“利”嘛。

    还是傻点好

            要说明这件事,必要的前提,是要弄清楚“利”的概念。不用看词典,基本上,这个“利”意味着啥东东,我们心中有数——就是“好处”呗。好处又应该分成两部分:传统的认知里,好处就是钱和权这类的,金钱、乌纱、地位、美女······,也就是物质性的;但还有一个也很重要,那就是心理上的满足感,安全感。这也是好处,也是利益,也是让人增添幸福指数的。这就是所谓精神上的利益。

            人的一切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利益的交换和利益的最大化。我们还是从这两种“利”的表现分析:经济活动自不必说,那就是为了赚钱的。当官儿呢,没有不希望官儿越做越大的,当的官越大,就能获得社会更多的资源,获取更多的利益。我们说,当官和发财应该是两码事,但在很多当官的人看来,其实是一码事。不管我们怎么要求,总是有人利用权势在发财。被发现了,锒铛入狱固然让人扼腕;但更多的情况是,多数人利用官职发财的行为并没有发现,闷头发大财——你不认可就拉倒。

            还有就是精神上的利益。很多人可能会说:你怎么不承认我们这个社会,还是有理想道德有底线的么?我们不是有很多人,都乐意帮助别人,做好人好事学雷锋么?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的确是有很多人在做好人好事,但的确他们的最终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自己而已。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呢?我不想得到的坏的待遇,咱也别对别人施加。同样,我想得到的好的待遇,比方说在困难的境地里得到别人无私的帮助,那我也应该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才是。这样做的好处,是用善意的举动互相感染,共同提升社会的温暖、安全指数。相反,如果自己肆意的欺凌、冷漠的对待别人,当自己遇到麻烦的时候,想要被人帮助自己从麻烦中走出来,不过是个奢望。很可能得到的是一个大大的,爽朗的“呸”!慷慨一点,俩字“活该”!这是谁都不想得到的结果。所以,做好事,一方面,是为自己将来可能倒霉的时刻留条后路;同时,看到对方的感激,自己也有存在感和成就感,这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利益获取,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者也。说个极端点的,父母家人之间人伦之爱的付出,也不过是为了自己在家庭中同样得到对方关怀,自己能有身心、情感上的依赖——这样说,很冷酷吧。或者说,一点儿都不“酷”,只剩下“冷”了。

            由此说来,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不存在“舍己为人”。“舍己”其实是“为己”,这是我们不愿意想,也不愿意承认的一个真相。有人说了,舍己而甚者,把命都能豁出去,这还怎么“为己”啊?我的回答是,在舍己的过程中,预料舍己的程度大小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是不得已为之,到了那个火候上,没得选;另外一个答案,那就是,不否认社会上确实有些“高尚”到为了帮助别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但这样的人,精神上得到了强大的训练,思想处于被控制中。关键时刻灵魂可以出窍的,为数少之又少,不足以拿出来说事儿——那是神,不是人。

            接下来应该讨论的问题很重要:在这个利益的交换过程中,特别是善意的交换过程中,你是选择相信交换会有相应的回报呢,还是觉得这个付出,很可能换来个亏本。如果前者,那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有可能被不断拉升;如果是后者,那很可怕,我们都不愿意对别人付出善意,相反,先顾着自己眼前利益,对别人,能坑就坑,毫不留情。而对方在这种“恶意”的感染下,也会持有相同的观念:干嘛要管别人,自己先爽了再说呀——互相伤害,就没有了底线。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小崔崔永元。从年轻的时候,他觉得这个社会还是善意多,也愿意相信别人大多数都是好的。但从2013年冯小刚的《手机》电影拍摄后,他觉得坏了,自己原来的看法有问题:从前觉得是好朋友的冯小刚,原来是个阴险的人。开玩笑伤害自己、伤害了自己妻子女儿,伤害的自己电视台的同事,在自己不断的抗议下,竟然还觉得无所谓。而且十三年后,还要续拍《手机2》,不惜让自己变本加厉的受到侮辱和伤害。于是他决定反击。在这个过程中,他做了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儿,那就是拿刘震云的女儿开刀。在微博的文字里,用了一些很下三路的词儿,比方说“你是冯小刚和刘震云的混血”之类的。刘震云受不了了,告诉崔永元:你攻击我可以,有事儿冲着我来,没关系,我承担就好了。但不要对我女儿胡说八道,伤害一个孩子,这算什么本事?崔永元一听,正中下怀: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呢。刘震云,你敢情还知道自己有女儿啊。那你伤害我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也有女儿?听上去是“以牙还牙”,痛快淋漓,但崔永元在这里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刘震云伤害了你的女儿,你的女儿无辜;那你应该冲着施害者刘震云回击,而不是去伤害刘震云的女儿,那同样是一个无辜者。我说这个是想说明:当双方选择互相伤害的时候,理智也会受到伤害,会不择手段,社会的安全底线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还是傻点好 还是傻点好

            可惜的是,有人受到一些所谓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拿着法治社会的特性说事儿:我只要没有触犯法律,就可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做我感到舒服,有利可图的事儿——“法无禁止”嘛。还说刚才的事儿:冯小刚觉得,自己不过是跟崔永元开了个玩笑罢了。谁想到崔永元这么敏感,上纲上线?自找烦恼,不关我事。《手机2》我就要拍,你怎么想是你自己的问题——老子没犯法!你拿我怎么着?是,犯法了没有,很难界定,挺啰嗦的一个法律问题。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不犯法,是一个社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已经是最低不过的底线了,再往下就是坐牢了。人,还应该在不犯法的基础上,对自己,哪怕是稍微有点道德上的要求才行。在这一点上,很多人恐怕和冯小刚一样的德行,认为只要不犯法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就是社会变得原来越复杂,越来越坏的原因。不是主因,起码是之一。

           

    还是傻点好
    还是傻点好

            想到这里,我发现自己竟然说服自己进行一点转变:原来我觉得应该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特备是媒体的言论自言,国家对言论的管控是对思想、对社会活力的禁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却觉得应该对国家的统治基层对于舆论的管控思路和措施抱有一份理解。为什么呢:“三人成虎”,说的多了,重复多了,人就会不知不觉的相信。因为人毕竟需要通过身边的信息来认知这个社会的面目。而主流舆论天天说社会是美好的,人类是善良的,国家是强大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公平正义总会实现。这些东西虽然掺杂了很多虚假的成分,但起码让人不至于悲观失望,还能满怀信心的付出善意,以图交换回“善”这个“利”;要是说这个社会不公平的事情存在很多,官员腐败,商人奸诈,明星淫乱······,尽管这里面事实的成分可能更多,但这样的声音不断让民众听到的话,会让人对自己产生动摇,不太相信自己善意的付出会换来相应的回报,产生一种怕亏本的心理。这样的信息传播,也就是所谓的“负能量”。由此带来后果是:社会人心浮动,情绪变得不稳定。这并不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掌权者看似独裁的霸道举动,不光是为了他们的利益着想,也有为全社会增加福祉的考虑在内——把控不住人心,天下乱了,对谁都没好处。

            乱七八糟想这些,真的有不寒而栗之感。怎么办?您若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现实,方法也很简单:多看《新闻联播》,多看鸡汤文,多接受“正能量”熏陶就好了。某种程度上说,人越单纯,距离幸福可能越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还是傻点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pe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