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主观题做题遵循的一般思路

历史主观题做题遵循的一般思路

作者: 奔跑的大海 | 来源:发表于2021-05-06 21:40 被阅读0次
1

知识、理解、方法

1.商鞅在变法之初,就对户籍制度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提出“强国知十三数”。       

2.秦献公时,“为户籍相伍”,商鞅在此基础上改革,“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3.秦国的户籍一般分为平民户籍和特殊户籍,前者包括秦人和外来人,后者包括贵族、官宦、爵籍等,奴隶等贱民没有户籍。商鞅规定:“宗室非有军功,不得为属籍”“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4.商鞅改变以家族为单位的户籍管理办法,“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5.商人和入赘不能单独立户。

6.“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出生需登记在册,死亡要及时注销,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籍贯、身份、年龄等内容。

7.商鞅的户籍改革是其农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我国封建户籍制度的基础,影响深远。

——据《商鞅户籍制度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商鞅户籍制度改革。(8分)

3

(1)主要内容:                  (2)简要评价:

①行什伍连坐制度;                ①加强了人口控制,强化了社会治安;

②建立户籍流动机制;            ②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统一打下了基础;

                                                ③商鞅的户籍制度是封建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了宗室贵族,强化了对百姓的压迫与奴役,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③发展封建小家庭;        ④有利于征派徭役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④压制商业发展;              ⑤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  ⑥奠定了我国封建户籍制度的基础,影响深远。

4 5

主观题总体要求:

①字体工整

②格式正确(一点一段;标序号)

③答完

6

主观题答题思路:

①读题(几个问题,分数分布)

②带着问题找材料(一句一个点)

③写答案(专业,精炼)

7 8 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主观题做题遵循的一般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qj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