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周岭的《认知觉醒》,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好像之前很多的困惑都找到了答案和解药。有些道理我们之前可能也知道,但当面对困境的时候,还是感觉无从下手。
这本书从脑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一些常见习惯和想法的根本原因,并提供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有理有据,非常适合想要成长却又不知如何行动的读者。
下面分享几个对我触动比较大的观点。
一、没有改变,所有输入都是徒劳
作者描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为了获取知识买了一大堆的书,书买到手了就好像获得了知识一样,放在一边;或者读书的时候将其中的框架、核心观点,一一罗列出来,输出的内容很详实很清晰,但也仅仅止步于此。最后发现买了读了很多书,但是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成长。
问题的根源就是仅仅有输入,而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没有做出改变,所以便不会有成长。输入—思考—输出,才是最优的行动路径。
很多人读过成甲的《好好思考》,但多少人坚持去写反思日记呢?
很多人读过《非暴力沟通》,但当情绪激动的时候,有多少人会理性地按照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方式去表达呢?
很多人读过《番茄工作法》,又有多少人会在学习时去为自己设置番茄时钟呢?
当今社会,我们获取知识成本很低,网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各种经典著作,让人以为从此找到了救命稻草,疯狂敛入自己的收藏夹。仅仅是这样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呢?
读书不在多,只有找到触动自己的点并付诸行动,才是真正的学到。
二、拉伸区,持续练习的最佳位置
拉伸区是书中作者经常提及的一个词语,指介于舒适区和困难区中间的位置,通俗点来讲,就是我们“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事情。
很多人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想要学炒股就去看巴菲特,想要学电商就去看马云……刚刚涉足一个新领域,就去看行业大佬在做什么,去效仿他们的做法,最后发现自己与之差距太大,而结果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弃。
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一开始就进入了困难区,做什么都感觉很吃力,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失去了坚持的动力。
而舒适区这个概念也很容易理解,做一些很容易的事情,不用怎么费力就可以看到结果。身在其中会让人感觉很舒服,但时间久了就仿佛陷入一潭死水,无法得到任何成长。
而最佳的位置,就是处于困难区和舒适区中间的拉伸区,既没有很容易,通过做一些努力又可以够得到。会让我们持续得到成长,而且又不会因为过于困难而让人丧失信心。
通过在拉伸区持续练习,还可以无限扩展拉伸区的边缘,从而使困难区的事情也纳入进拉伸区的范畴,我们自然也就获得了成长。
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被动地进入困难区,最好的策略就是,把大目标或者难做的事进行拆解,从最靠近拉伸区的位置入手。
三、情绪问题可以用多维视角来解决
情绪问题也是生活中时常会让我们感到困扰的。面对困难,我们会恐惧或焦虑;面对他人的指责,我们会委屈或愤怒;面对失败,我们会感觉失望或伤心……
作者用拍照来比喻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同样是一辆摩托车,我们使用的相机不同、拍摄的角度不同、拍照的技术不同,都会拍出来不一样的照片。
这就好比同样一件事,我们看待的角度不同,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通常我们的第一反应比较相似往往是因为我们都习惯了从同一个视角切入去思考问题。
根据作者的启发,我们在情绪激动时,不妨从以下三个视角开始尝试
对方视角:双方因为一件事争执不下或产生冲突时,不妨深入分析下对方的处境和需求,或许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视角:当我们愤怒、沮丧、激动时,不妨从现在的处境中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去感受,或许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未来视角:当面对困难或感到痛苦的时候,不妨试想一年后或者十年后,再回顾这段经历会有什么感受,或许我们就会发现好像很多事都没有那么重要,无畏的纠结徘徊只是在内耗。
另外,针对于情绪问题,作者还给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忠告,那就是“不要在有情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有情绪的时候所做的决定往往是冲动的,很大概率是不明智的。
比如在工作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如果在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的情况下便冲动地辞了职,刚开始可能会感觉到轻松,但是时间久了,空虚、迷茫、不安必定会让人后悔当初的决定。所以切忌在有情绪的时候做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
以上就是这本书对我有所启发的几个观点,总而言之,《认知觉醒》这本书很清楚地分析了时常困扰我们的一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并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可以说一本让我们走出困境的参考指南。
最后,引用作者的一句话,“所有痛苦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提示”,无论是身体上的不适,还是心理上的困惑,都是在告诉我们,是时候该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了,是时候该做出改变了。
愿你我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