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研究▪性▪学习读书
把时间当作朋友:兴趣与坚持

把时间当作朋友:兴趣与坚持

作者: 曾彧 | 来源:发表于2017-01-04 22:54 被阅读57次

    芥川龙之介有一句名言,令我印象深刻。“我们的生活所需的思想,也许在三千年前就思维殆尽。我们只需要在老柴上加新火就行了。”他这段锐利的思想洞察,毫无疑问会使人感到沮丧、失落,甚至会引发当今人类的愤怒与攻击。当我初次读到时,也不由脑袋发昏,为之震撼。细细想来,虽有心力争,却仍然觉得不无道理。

    每当后世人类遇见困惑,遭遇挫折与考验时,总会转向先辈们寻求解决之道。这样看来,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先辈们取得的历史功绩,这个结论正应了英国科学巨人艾萨克·牛顿那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一些,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类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是建立在发明并使用文字的基础之上。我们庆幸自己身处一个文明成果璀璨辉煌的新时代。

    近来阅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他在书中讲到人类拥有的历史经验具有局限性,这个结论很容易解释。具体到个人的生活道路,也是一个不断突破个人经验局限的历程。我们通过学习和外部环境获取知识与经验,继而去认识、解释并改造自己与这个社会。李笑来在书中反复强调一点,人要学会接纳自己与现实。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另外,《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讲述的两点引发了我深深的思想共鸣,尽管原本我就明白他讲的两个道理,如同很多人一样,明白道理却从不重视。归根结底就是放弃,从而导致自己与常识甚而与真理的严重疏离。这两个道理概括起来,分别是擅长某事会催生兴趣;坚持行动胜过对方法技巧的过度追求。


    李笑来认为兴趣是不重要的,对此我持保留意见。因为他认为,只有做好某件事后,才能产生兴趣。我认同由成功带来的喜悦与自信,会增强一个人对某件事的热情与兴趣。大约是在几年前,曾经有人向我讲述过这种说法,一个人之所以对某些事抱有偏见、缺乏信心或提不起兴趣,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对此事缺乏全面了解或没有能力做好它。当时我觉得很有道理,但从未放在心上,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我之所以对李笑来在这本书中清晰讲述这种观点怀有深刻共鸣,并非他的观点有多新颖或者引人深思,完全源自于我从生活中得来的亲身体验。我因为过度认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且迷失于虚幻的多种兴趣中,碰了不少壁。由此看来,有时,思维方式的转变才是解救一个人最好的途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也正是李笑来在书中核心强调的内容。

    “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简言之,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另一个观点是,方法远没有坚持重要。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对做事的各种方法、技巧、宝典等抱有超常的热心。但若谈起行动,大多数人都是要打折扣的,而且折扣还很严重。我曾在广播中收听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的故事,他的艺术之路堪称传奇。吕思清在17岁时就一举夺得国际最为著名的音乐大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成为荣获此奖的第一位亚洲人。人们常常只看到了天才的荣光,却鲜有人知他们曾经历的艰辛与酸楚。吕思清说,他从童年起,就开始坚持每天练琴3到4个小时,三、四十年来风雨无阻。现在的他依旧很忙碌,而且,他往往不得不提前就拟定好未来两三年的工作计划。这类真实的励志故事不胜枚举,关于“坚持就是胜利”的口号我们早就听得耳朵起了茧,然而真正的行动者依旧寥寥。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与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一个极度讲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我们没得选择。但是,最质朴的劝勉,比如勤勉、坚持与主动学习等等,无疑是最重要的利器,却常常别我们忽略、忘却甚至完全抛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时间当作朋友:兴趣与坚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ua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