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马上四岁了,小小的一个,一点点长大,会的东西越来越多。
前几天,队友的前同事送了一盒乐高,盒子上写着适合7岁多小孩玩,拿回家就房子放在一边。
女儿感兴趣,没阻拦,就一起拆来玩了。
一盒乐高,可以拼出四个模型。乐高毕竟是乐高,他的组件和说明书,比我之前在山姆买的一个插画的拼搭质量好很多。乐高组件卡扣容易、松紧度也适当,说明说清楚明了。
第一天,带着女儿从最简单的一个开始拼。
一开始没想着女儿能有什么参与,毕竟适合7岁孩子的小颗粒不是很好拼搭。没想到,孩子坐在身边,和我一起看着图纸,卡扣什么完全没问题。
连续几天,一天拼一个模型,发现她能跟着图纸一步步拼起来,偶尔会在方向和位置上出现偏差,需要在边上提醒。总体来说,看图和小颗粒卡扣都没问题,多少出乎我的意料。
小朋友的手眼协调能力我是比较自信的,没想到她的观察力、思考力、空间建构能力都不错。
昨晚和她坐地上,认真地拼搭了一个多小时,专注力也有明显提升。
说到专注力,以前带孩子做练习册,她基本上坐不了多久就走开了。近两天,和她一起做学而思的练习册,一坐也能坐上近一个小时。和她做完习题,感觉自己都累了。长大一些也就不一样了。
最近还发现她慢慢对识字有了兴趣,不抵触我教她认字,也开始问我路边广告牌上的字。
在她2岁左右,我就想带她认字,那时候能明显感觉出她对方块字不敏感。于是就一直等着她有兴趣,终于感觉等到了这一天。
可惜她对古诗词很不感兴趣,也是我们父母的引导和坚持不够。今天看有妈妈在文章下留言说,自己孩子4岁能被100首绝句,只能惊叹了。
既然孩子对诗词没有兴趣,一时也强求不来,继续陪她读书,带她开启阅读大门,希望日后能发现诗词的美。
不得不承认,小孩子不管是玩还是学习,都得要她自己感兴趣才行。没有意愿度,做什么都是徒劳,还可能适得其反。
有时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听着她在房间外玩耍的声音,感觉她就是个可爱的小小孩,没想到,静下来一看,不经意间孩子就成长了很多。
很头痛的是,她玩耍还都需要人陪着,特别是要妈妈。一直希望也积极引导她能学会自己玩耍,但一直没有进展,只好边走边看。
也许因为平时确实陪得多,孩子的安去感和跟妈妈的亲密度都很高。偶尔对她不耐烦或者吼一嗓子,她也似乎也不受什么影响,看不出她有什么委屈,大概因为情感安全垫足够厚。
除了居家游戏,平时也会尽可能带孩子出门玩。
如果有别的熟悉的小朋友,不管在哪儿都能玩得开心。能看得出,她一直希望有小伙伴一起玩。但有的时候出门,不是那么巧,碰不到能玩到一块的伙伴儿,还蛮失落的。
我小时候,几户人家围成大院,吆喝一声就一起玩了,而现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巧了才能碰着一起玩。前几天还试着约过她的好朋友一起玩,但各种原因没碰上。
有天,试探着跟孩子说 ,妈妈给你生个弟弟妹妹一起玩,小朋友满心欢喜。
她一直不抵触有弟弟或者妹妹,只是有点遗憾,她的弟弟或妹妹要比她小4岁半,小的时候不太能玩到一块。
不过,始终相信所有自然的安排,都是最好的。
最初生孩子时,完全不知道其中的琐碎和不易,如今一点点经历其中,深知这是人生重要的旅程。
那就,共同成长,共建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