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搭配》反思

《搭配》反思

作者: 生活_遇见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20-10-18 11:08 被阅读0次

        我们研讨吴老师的课例已有一段日子了,说句实在话,以前的每一次都没有这么用心过。也许是身体稍微好转,也许是碰巧这个周末事情不多,我真的在用心准备今晚的研讨。

        以前的每一次课例研讨,为了方便学习,我也把课堂实录的文字稿打印出来。可每次仅限于打印出来认真读上两三遍,而后做一些自己的反思、感悟。而这次,周四就把文字稿打印了出来,在学校里先看了两遍,总感觉无从下手。特别是晓静老师他们三个人经过共同商讨出来的这两个问题,我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处下笔啊!只得先放一放,等到星期天再做准备。

        昨天,忙活了一天,直到晚上九点半多,才得以静下来思考研讨的事情。可还是没有头绪,这可能是我从教小学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的缘由吧。既然无处下手,那想打开电脑亲自听一听吴老师的这节课,也许会有收获。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吴老师的《搭配》这节课。

        50多分钟的讲课,我认真倾听,结合文文老师整理的实录文字稿,听起来更加方便。以前的我几乎没有这样准备过,都是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脑子里的那点少得可怜的思考,胡乱完成任务。看视频跟在现场听课感觉一样,很快就被吴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50多分钟,我丝毫不敢放松。吴老师整节课都没有给出“搭配”这个课题,可她带领着孩子们通过巧妙设置的“陷阱”,就这样一步一步帮助孩子们走了出来。吴老师的课堂,润物无声,水到渠成般的那样自然、流淌,给我一种身临其境、欲罢不能的感觉。昨天晚上一直忙到深夜12点,走走停停的,仔细体会吴老师的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说实在话,吴老师的课堂是我们所驾驭不了的,没有那种深厚的积淀是学不来的。今天上午八点多晨练回来,继续打开电脑学习,准备,确实受益匪浅。心想,如果我们每个月的研讨要都能这样去做,先不说能留给别人什么,对自己的个人专业成长绝对有帮助。

        下面,我分享一下自己浅显的思考。

        本节课,吴老师先给孩子们设置了一个“陷阱”,也就是把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衣乱七八糟地摆放在黑板上,让孩子们寻找穿衣的方法。吴老师特别强调儿童化的语言,“这样说你们听懂了吗?”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

        问题抛出来后,吴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猜一猜、试一试、写一写、说一说、议一议、读一读、想一想、摆一摆、连一连等环节,让孩子们经历了一个由“乱”到“全”的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从而体会“搭配”的含义,不重复不遗漏。本节课,吴老师特别强调孩子的独立思考,她认为合作学习,包括全班交流每个孩子的独立思考一定是重要的基础。猜想过后,让孩子们独立思考,不讨论。有了自己的想法、成熟也好、不成熟也罢,总得有自己的思维,敞开了跟大家交流,才有得想、有得说、有得听。

        有了独立思考的基础,心中有想法,才可以从别人的回答中欣赏对方、反思自己,重新认识自己。“试一试”、“写一写”的过程就是大家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了自己的想法,才好去交流。再通过“读一读”、“想一想”、“摆一摆”/、“连一连”等环节,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能自己走出“陷阱”的更好,自己走不出来的,同伴互助,在听取他人分享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纠正自己、重新认识自己;还是走不出来的,老师就放下“脚手架”,让孩子们一步步踩着上来。这样的课堂上,基本上照顾到了绝大多数同学。

        数学思想方法,也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润物无声地浸透着。在让孩子们“写一写”的过程中,有孩子没有用文字书写,而是采用了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吴老师在让大家展示的时候,及时把这个孩子的画图与北京小朋友的画图做对比,从而渗透出“符号化思想”——一个圆圈就代表一个上衣或一个下衣,还可以代表全班同学、会场上的所有老师,让孩子们理解这个“圆”可以替代我们要表达的事情,那么的顺理成章。

        当发现用圆既可以表示上衣也可以表示下衣时,为了区分开来,有孩子又发现了用三角就可以把上衣和下衣区分开来。于是,“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水到渠成。这些都不是老师刻意安排的,一切都那么随意,真是天籁之音。并且随即老师就让孩子们把掌声送给把上衣、下衣区分开的孩子!

        当我第一遍读文字稿时,里边几个“唰”,怎么也不懂什么意思。看了视频才知道,原来这一“唰”,唰出了乘法口诀。一个“唰”就是3种搭配方法,两个“唰”就是两个3种,三个“唰”就是三个3种方法,这样有几件上衣,就可以“唰”出几个3,乘法算理也让孩子们体验了出来。

        同时,我们研究上衣时,有短衣有长衣。把长衣拿一边,先研究短衣,短衣的搭配出3种方法;再讨论长衣,很简单,和短衣一样也是3种方法。有了上衣找裤子,孩子们学会了。反过来,换个思路,有裤子能找上衣吗?问题一抛出来,孩子们立马沸腾起来。可以的,长裤可以找长衣、短衣,有2中搭配方法;短裤呢,“唰”也是2种;裙子呢,“唰”也是2种。若是上衣不动,有10件下衣,就能“唰”出20种方法来,即乘法算理10个2。不穿了,吃行不行呢?根据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很自然地引到了吃上面。豆浆、牛奶、饼干、面包、包子等的搭配问题上来,“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随即生成。吴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没有丝毫造作。课的最后,又将吃、穿问题”迁移“到走路问题上来,一节课就这样完美结束。真的意犹未尽!孩子们依依不舍和吴老师作别!我的思绪此刻才被打开,原来数学课堂真的可以这么美!

      巩固提升环节的设置,真的很关键。

      在听完吴老师的课后,我就和爱人交流。课堂巩固环节的设置,不易太华丽,设置训练题目不易过多,但一定要让孩子们掌握本节课的实质性知识。吴老师曽提到过去讲的“平均数”一节课,根据课的需要,巩固提升环节吴老师设置了各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孩子们求平均数,结果第二天在班上出了一道题目“一池塘平均水深1.2米,问一个1.5米高的孩子能否被溺水?”的问题,发现好多人出错了。于是,吴老师说巩固提升环节不能仅仅为解决问题而设置题目,会计算平均数是很重要,很关键,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更为重,你得让孩子们切实理解它的含义。

        针对这节课,如果让我设置巩固提升环节,我觉得应该多练习一些“唰”出的乘法算理之类的题目。

相关文章

  • 《搭配》反思

    我们研讨吴老师的课例已有一段日子了,说句实在话,以前的每一次都没有这么用心过。也许是身体稍微好转,也许是碰...

  • 关于《搭配》的教学反思

    蒲莹 本周我上了一节课,课题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 上课前我一直...

  •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反思 一、活用教材,内容生活化 《搭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

  •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景是配菜,通过这一情景活动的逐步深入,训练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培养学...

  • 周检视#0427—2020#

    周检视#0427—2020# 难得清闲的大周末 反思是进步的阶梯 健康: 早睡早起依旧 饮食搭配比较随心一些 运动...

  • 问题反思

    问题反思 1. 说话技巧 2. 发型定位 3. 饰品搭配 4. 指甲和头发的保养 5. 语言能力 6. 表达演讲能...

  • 咨询技能培训第五次作业

    一反思 作为咨询师角色,在准备阶段,应具有稳定状态,包括坐姿,语气 ,神态,甚至服装搭配,都应让来访者感受到你...

  • 每日三件事复盘 36/100

    #每日三件事复盘#36/100 周末主要任务:享受生活,多反思上周 今日收获: 多经历才能多感悟。 今天搭配衣服时...

  • 201期李若菲易效能90天践行5月检视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一、健康:早睡早起、跑步,按时吃饭,饮食结构荤素搭配,考虑营养配餐。 二、家庭...

  • #30天专注成长计划R2# 自我管理 Day16

    #自我管理之年复盘# 我觉得能够成功实现自我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日检视与反思,这样搭配才能更好地达到自我管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搭配》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wq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