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话在先
人似乎无论多大年龄,面对一项新任务,而且要对他人负责,都忍不住惴惴不安起来。自从答应了群主(高高)按原计划负责本月的领读任务后,我感觉心里就盛装了一件大事。
感谢前期几位领读小伙伴的经验铺垫,让我知晓领读这个事情值得持续,同时也是让自己热爱的书“价值增倍”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关领读人
希望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增进了解。
大学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1998年毕业后为了爱情来到绵阳(我的老家是四川广安地区岳池县,本群加上我共有三名广安地区老乡,比例估计占据第一),2000年进入教培行业,2002年开启教培创业之路,主要从事青少儿英语培训。
学校在2007年发展到了鼎峰,我也在2007-2009年完成了在职的国际MBA项目(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和电子科大联办)学习。
去年是国家“双减“政策发布年,是我创业路上的第20年,原本苦心思考如何“庆祝”20年,后来发现“20年”一夜归零,也似乎瞬间一文不值。
如果说“双减”是我经历的政治地震,那“5、12”汶川地震就是我经历的自然地震,这两场地震也把我这个活得十分“小资”且“小我“的人彻底震醒了。20年两次凤凰涅槃的经历也足够彻底警醒一个人。
“双减”政策发布后需要加速寻找转型出路,我的首选是原来已经初步规划的家庭教育体系。偶然走进绘画心理学且发现十分热爱,决定深耕。这一年来,真实的感受的确是:
学习心理学是自我疗愈之路。
人生已过半程,事业与财富,婚姻与子女教育等我都没有收获真正的成就感,更多是可以罗列长长清单的教训,我该如何接纳与原谅自己,又如何能重拾信心,实现中年逆袭或“大器晚成”之结局?
心理学在不停地为我指路。
结缘《家长心理学入门》
为了进一步了解绘画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和运用现状,我搜索到了权威专家-严虎,已经阅读的绘画心理学专业书籍主要都是他的著作,本月要领读的书也是他的作品之一。
本次领读愿想
1、同样的领读准备,期望效能最大化。
我整理的读书笔记,首先是作为本群的领读材料,其次也作为我在自创的【蔷薇读书会】第4期的打卡内容,最后还同步共享在公司的家庭教育公众号【梓舟家长汇】,能让有心的家长受益。
2、无论小伙伴是否为人父母,都能参与受益。
有心理学家说,25岁后,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内在父母。本月领读书籍需要唤醒和影响的首先就是我们“大人”自己。相信这会是一趟“你和自己相遇”的祥和之旅。
3、“至少一人”和“至少一次”的互动目标。
群里的小伙伴都是积极进取者,每天都有自己定的阅读和学习计划。所以我谨期望每天至少一人参阅我的领读笔记足矣,一个月下来,有至少一次的绘画或测验互动参与体验并留下真切收获感。
每天领读共享时间
群里的伙伴们基本属于早起型,所以我就和早起打卡时间同步传递当日领读共享内容。
我究竟是谁
呵呵,我是杨老师,笔名嫣燃,英文名Jane;一个12岁男孩的妈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22722/0cadf3c2ffdf1ca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