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去汉堡

走,去汉堡

作者: 胡熙坤 | 来源:发表于2018-02-16 08:33 被阅读241次

    不要将本文中的汉堡理解为一种食物,暂且将其理解为德国城市汉堡。
    在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畅销书《异类》中,除了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之外,我还记住了 Beatles(甲壳虫) 乐队的「汉堡之旅」。

    一个重大人生目标的达成,除了超过一万小时的努力之外,还必须得到相应付出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汉堡之旅」

    传奇乐队 Beatles 成名之前,曾经先后五次到德国的汉堡进行表演,以此维持乐队的运转(如果留在利物浦,显然不会有这么多演出机会)。在《异类》中,作者认为正是因为这五次演出的历练,才让乐队脱离了原有的学生气,真正成为一只在技巧、舞台经验上十分超前的乐队。

    1960年到1962年之间,一年半之内达到270个夜晚的演出,而且每场演出都是超量的:乐队需要在夜总会取悦观众,每场演出时长达8个小时,乐队需要准备超量的歌曲和体能(演出间歇酒吧服务生还会端来具有提神作用的特殊药物)。有人认为在 Beatles 1964 年的大举成名之前他们已经积累了超过1200场演出,等于很多乐队演艺生涯的总场数。

    1964 年,Beatles 进军美国,正式掀起了「英国入侵」,成为首支同时占据Billboard前五名的乐队,同年获得格莱美奖。

    刻意练习,就是最日常的「汉堡之旅」

    最近一年非常喜欢一个词,日拱一卒:带着特定的目标或练习目的去解决生活、工作当中的问题,效果和得过且过是完全不一样的。严格的说,一部分人即便带着极度职业/积极/认真的态度去解决某个问题,和带有明确的练习目的相比,效果还是差一截。

    因为明确的练习目标能够让人足够紧张,而正确良好的态度并不一定长久,刻意的练习可以无处不在:做好一道菜、调整好一段时间的作息和体能……

    Seize the moment,去汉堡

    我不是一个记性很好,或者说善于回忆的人:幼时的玩乐、学生时期的青春、上一段职业经历里的的故事……很多内容我都已经淡忘,但我相信瞬间——真正决定生命轨迹的,是那些做决定的瞬间,比如去到某个城市、和谁恋爱、选择一份职业。

    将「看当下」的思维习惯向「看未来」的思维转变,我觉得是很有用的练习,当下的抉择困境,很多都能在思维中解决:长远价值才是最高级别。

    Seize the moment(抓住瞬间),并不是一种「只要做了选择就能解决问题」的心态,我将其理解为「我所有长久的铺垫,都是为了能够做这个选择,或者有资格做这个选择。」能够做选择的前提是,要知道哪里是汉堡,至少,要知道哪个岔路口距离汉堡更近。

    我认为抱着「汉堡之旅」的心态,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开放性问题,例如去哪旅行:海岛沙滩还是山中徒步,背后的问题是要休闲放松还是要拓宽感受?

    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值春节,非常个人地说,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同龄人在春节感受到的压力与问题,是和节日家庭团聚的快乐相当,甚至是超过的。也许把「汉堡之旅」思维当做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未尝不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去汉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zu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