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接上集.谢谢关注
味觉:感受着不同的幸福 (2)
—雁城俊哥
(03)
古时有位名厨学识渊博,很有才华,经他烹调的菜肴无不冠以唐诗为名,大家都称他为 “厨诗”。
有位秀才自恃才高,他不服气这位“厨诗”,想捉弄他一下。
一次,他有心出了道难题,来为难他,指定这位大师傅,只用两个鸡蛋办一桌 “诗菜”。
不料,这位“厨诗”:两个鸡蛋做席 “诗菜”,不难不难,待我做来好了。
随手在篮子里取出两个鸡蛋……
筵席办好了。
第一道菜是两个煮熟的鸡蛋中剥出的两只圆圆的蛋黄,加调料清蒸后,点缀着几根嫩嫩的青菜,放在碗中,题诗一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二道菜是把熟蛋白切成丝,下面垫着一片青菜叶子,排成一队形,放在瓷盆里。诗曰:
(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三道菜将蛋白精切成细丝如鹅毛,放入盆中,吟诗一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
第四道菜是一碗佐味的清汤,上面飘浮着几片蛋壳,吟诗云: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四道菜按序摆好,四句诗逐一联缀。
合起来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独具匠心的四道菜,使这位自命清高目中无人的秀才,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拱手作揖不迭,连声说道:“厨诗、厨诗!因 “诗” 与 “师 ”同音,
后世人为了尊称这位聪明绝顶的做饭大师傅,也为了顺口,便把 “厨诗”
改为 “厨师”。
厨师的称谓一直延续至今。
拼死吃河豚。这句话,其实缘自于苏东坡。
河豚被食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南通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吴王夫差大胜越国之后,越王勾践奉上美女西施,一日,夫差拥西施于怀,正逢品尝一条河鲀,其洁白如乳、丰腴鲜美、入口即化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形容,随口说道:
爱姬玉乳可比之!
从此,“西施乳” 就在民间传开了。
而到了宋代,苏轼谪居常州,一士大夫请苏东坡品尝河豚,但见苏轼埋头大吃,就是不吭声,当这家人相顾失望之际,这时已打饱嗝、停止下筷的苏轼,忽又下箸,口中说道:
“也值得一死!”
《赋河豚鱼诗》 宋.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 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 贵不数鱼虾。
1038年,梅尧臣卸任浙江建德县知县时,好友范仲淹任饶州知州,邀梅尧臣同游庐山,在范仲淹款待梅尧臣的酒宴上,有一位来自江南的客人绘声绘色地讲起河豚如何味美,引起范仲淹的极大兴趣。
梅尧臣认为,为了享用河豚这道美味,竟要冒生命危险,是不值得的。即席赋诗一首,婉劝范仲淹不要冒险品尝河豚。
日本的俳句里写河豚的味美可解失恋之苦,中国民间则有“拼死吃河豚”的俗话。
而对于老饕来说,河豚就像久别重逢的情人,是享乐食单上的性感宝贝,用唇齿进行的亲密接触,除了可展示深切的思念,还能获得恣情快意的人生风度。
明代世宗朝有个贪鄙奸横的权臣严嵩,80多岁的时候,从山东蓬莱纳一渔家少女为妾。
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严嵩,其下属独出心裁地为其婚宴策划出艇巴宴,以示献媚助兴,得到严嵩首肯,遂带上艇巴鱼,还有从山东雇佣的庖厨一起火速赴京。
为防万一,以年轻的岳父为担保一同前往。
婚庆那日,当朝重臣、达官贵人、地方要员等宾客云集,纷纷前来恭喜道贺,热闹非凡。
当最后一道香喷喷的清炖艇巴鱼端上桌时,垂涎欲滴的宾客争相为食,一眨眼工夫,一大盘艇巴鱼早已入口下肚了。
正当大家余兴未尽品评着艇巴鱼的美滋美味时,中间南侧靠窗一桌有一身穿长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徒然倒地,口冒白沫,浑身抽搐而不省人事。“有人中毒了!”
婚宴一派哗然、乱作一团。严嵩爪牙直奔厨房捉拿厨子,可厨子一个也不见了,“岳父”也没了踪影。
慌乱中严嵩勃然大怒,责问小妾:
“何以解毒?”小妾说:“惟有黄汤。”
严嵩问道:“何为黄汤?”小妾说:“即粪水。”严嵩即刻下令去茅厕担来粪水。
为解毒活命,宾客们顾不上颜面尊严,人人端起碗,个个扬起脖,闭上眼将粪水喝下,哇哇地将抢食的艇巴鱼等食物全部呕吐出来,甚至五脏六腑都要倒出来,婚宴霎时臭气熏天,一片狼藉,一片哀鸣。
话说首次进京的乡下人,忙完了艇巴鱼这道菜,都跑到街口看光景溜街去了,他们被生擒回来。正想问罪,此时那位倒地的仁兄苏醒过来,道出了事情的真像。
原来,席间书生外出小解,待他回来时艇巴鱼被一扫而光,就顿时生了大气,癫痫的老病复发…… 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
这就是 “黄汤” 解鱼毒的故事。
(04)
一年四季,四季有别;
按季节而调配饮食,是烹饪的主要特征。
遵循按季节调味、配菜,冬则味醇浓厚,夏则清淡凉爽。冬多炖焖煨,夏多凉拌冷冻。各种菜蔬更是四时更替,适时而食。
风味多样。
地域广阔的中华民族,由于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差异,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几千年来,人们经过不断的总结已形成了中华美食的八大菜系:
鲁菜、川菜、苏菜、浙菜、徽菜、粤菜、闽菜、湘菜。
几乎所有的食物享用过程,都伴随着声响。
人类的齿间可以通过感受的细微差异,区分脆、韧、酥、沙、绵、糯等口感或牙感。
即便是脆,又分蔬果类汁水丰盈的鲜脆、油脂烹炸食物的香脆、焗烤谷物类的焦脆、烘焙类点心的酥脆、炒制干果的生脆、渍制脱水腌菜的柔脆……
家常菜如果做到极致,同样可以千年不衰,比较有声有色的有两种:
(1)响油鳝糊;
(2)虾仁锅巴。
(1)响油鳝糊就是把鳝丝炒好拿上桌来,然后用一勺滚油向上面一浇,发出一阵“喳呀”的响声,同时腾起一股香味,有滋有味,引起食欲。
(2)虾仁锅巴也是如此,是把炸脆的锅巴放在一个大盆里拿上桌来,然后将一大碗吓仁、香菇、冬笋片、火腿丝等作成的热汤向大盆里一倒,发出一阵比响油鳝糊更为热闹的声音。
同样,在青岛顺兴楼,有一钵水饺,饺子奇小,长仅寸许,馅子却是黄鱼韭黄,汤是清澈而浓的鸡汤,表面上还漂着少许鸡油。
能够将简单的食材转换成使人魂牵梦萦的美食,整个过程以及作品的完美呈现出来,体现了烹饪大师们的独特魅力。
湖南东安子鸡的前世今生:
唐玄宗开元年间,有客商赶路,入夜饥饿,在湖南东安县城一家小饭店用餐。店主老妪因无菜可供,捉来童子鸡现杀现烹。
童子鸡经过葱、姜、蒜、辣调味,香油爆吵,再烹以酒、醋、盐焖烧,红油油、亮闪闪,鲜香软嫩,客人赞不绝口,到处称赞此菜绝妙。
知县听说后,亲自到该店品尝,果然名不虚传,遂称其为 “东安子鸡”。
这款菜流传至今上千年,成为湖南名菜。
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在南京设宴款待宾客,席中有 “东安子鸡” 一菜,宾客食后赞不绝口。
郭沫若《洪波曲》载:
抗日战争时期,唐将军在长沙水陆洲的公馆里,曾设宴招待了他,其间也有 “东安子鸡” 这道菜。
1972 年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主席宴请尼克松时,曾用 “东安 子鸡” 等湘菜招待他,尼克松吃得很高兴,边吃边赞赏,回国后。还大肆赞扬 “东安子鸡” 味美可口,久食不厌。
(05)
美食:味美的食物。
《墨子·辞过》:“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
陆文夫认为:
做美食家可不一样了。
(1)是要有相应的财富和机遇,吃得到,吃得起;
(2)是要有十分灵敏的味觉,食而能知其味;
(3)是要懂得一点烹调的原理;
(4)是要会营造吃的环境、心情、和氛围。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边小吃。
其实美食是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
美食:更应该是广义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
美食和饮食有两个概念:
饮食:是解渴与充饥,美食:是以昧觉为主的艺术作品。
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享受美食也要看场合,场合好,美食吃起来才有味道。
吃的艺术和其它的艺术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时空关系。
美食家们的三餐,早点之外,决不能单独行功,也就是说不搞 “独联体”。
行动最少不能少于四人,最多不得超过八人。因为,这是由吃的内涵决定的,一般名菜有它一套完整的内涵。
大凡能够称谓 “美食家” 的大家,中午的饭点,一般来说都不喝白酒,红酒或花雕酒适当的搭配喝点。白酒点滴不沾,他们认为喝白酒之后嘴辣舌麻,昧觉迟钝,就品不出那美食的滋味之中千分之几的差别!
晚上,可以开怀畅饮了,一醉之后可以呼呼大睡,免得饱尝那失眠的苦昧。
美食之道是大道,具体的烹调术是由厨师或烹调高手来完成的。
可这大道也非常道,三十年前的大道,当今是行不通了。
曾经一位为国宴掌厨的师傅,在回答好友,当年吃的菜为啥现在都吃不到了。
这位大厨师回答得很妙:
你还想吃那时候的菜呀,那时候你们来一趟我们要忙好几天!
由于厨房设备的现代化,现在的一个厨师的工作效率抵得上旧时三,四个厨师的工作量。
原料就更不能谈了,
鸡要散养的,甲鱼要天然的,人工饲养的鱼虾不鲜美,大棚里的蔬菜无原味……
对于那些志在于 “尝尝味道” 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差不了半点。
目前,我们的国宴菜一般是以淮扬菜为标准,由各类菜系整理、改良而成。
为满足各位贵宾对口味的要求,川菜减少了它刺激的调料,淮扬菜则减少了糖的用量,以清淡可口,软烂嫩滑为主要特点,近几年,以狮子头、佛跳墙、三宝鸭为国宴代表国宴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在钓鱼台为来访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领导人而设的宴席;
第二个时期,是从开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邦交友国的元首或者使团提供餐饮服务;
第三个时期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国宴也走入了更加丰富、开放和多元化的历史时期。
国宴上的菜谱:
一般是以清淡为主,荤素搭配。
基本上都是固定在四菜一汤,其实,这还是周总理定下的标准,一直延用至今。
国宴的烹制过程更是精细,炖、烧、煮、蒸、炸、溜、焖、爆、扒一应俱全,在近几年,还借鉴了西餐的烹饪技术,在指定菜单的时候还会综合考虑中外宾客的生活习惯和忌口,口味嗜好以及年龄、身体状况,再根据季节、气候、营养等诸多因素综合指定菜单,一般是夏天以清淡为主、冬季以荤为主。
十大经典国宴菜:
松鼠鳜鱼、狮子头、宫保鸡丁、开水白菜、文思豆腐、佛跳墙、乳鸽、东坡肉、白切鸡、北京烤鸭
食物的美味她时常无处不在,偶尔间,在特定条件下,最简单的食材在无意间成为了美昧佳肴,并且浪漫无比;
汪曾祺先生的一首诗为证:
尽管春天很美丽,可有时候,我还是想回到从前去;
回到那白雪飘飘的日子里去,捧着那晶莹的雪,吸着那清凉的空气,在寒风凛冽的时候,就围在暖洋洋的炉火旁:
烤着红薯 ,忆往昔。人在冬天, 总是没有距离。
20.02.19
未完待续.谢谢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