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此刻,在地铁上,身着卷起袖子的灰色长衬衫,更加深灰的速干裤,以及闲便的伸缩扣式运动鞋,背着一个已被珠珠吐槽多次很重的棕色皮马桶包。
去往的方向是公司。同行的人群,大抵都会去往某个公司,那里有行将开始的一天的大部分生活。
扶扶眼镜,抬望处,比比是陌生而熟悉的互相看待。我们共有的身份,是上班族。可能大多数的我们,本质上似乎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区别。
谁会与你形成竞争,谁将在未来与你共舞,这样的想法在有时灵台一现,显得有那么几分道理,但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匆忙生活匆忙过,不独留一份反忖给自己添堵,仿佛才更像是一门正事儿。
于是我们仍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存在,叫做低头族。
再往下细思,便开始遭逢越来越多的分叉和分层,单身狗、已婚未育、养娃一族、养老一族、二孩之家、丁克、丁狗……以及富裕、净值、中等、普通、困难、特困……
如果纵身一跃,每个人的高度显著不同,而横向一比,各人有各人的生存之道,你便有了横竖坐标,“自我定位”成为了时尚论题。
你认识你是谁了吗?
并没有。因为那种定位,是排他而来的,它要求你对外界拼命了解,而对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看成是主体和客体的存在,同时又要通过否认自己是主体、必须是客体一样的存在,才能好好完成“客观”的定位。多么矛盾!
此种矛盾,足以令人时时处于愤怒欲喷的状态:作为主体,你是殊为特殊的,抗拒世俗的标准来丈量自我;作为客体,摆脱特殊之后,你会是那么地不甘——为何就不能在横轴群体里睥睨,不能在纵轴上崛起呢?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相信,你解释你自己何缘在那儿呆着,和别人解释你何缘在那儿杵着,都不会有真正的结果。
只要你相信你与他人有别,便得不到任何有深入的结果。
最可怕的事情始终都是,似乎我从来没有搞清楚自己是谁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