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年终盘点 | 影响因子超350分,2021年质谱流式高分文章集锦

年终盘点 | 影响因子超350分,2021年质谱流式高分文章集锦

作者: 普罗亭 | 来源:发表于2022-01-20 10:40 被阅读0次

2021年,普罗亭紧密追踪科学研究方向和实验技术手段的革新和方向,通过在全国范围内与众多学术机构建立的广泛合作,完成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质谱流式相关项目。截至2021年12月,普罗亭助力合作伙伴发表SCI文章28篇,影响因子总计355分,平均影响因子12.67分,其中超过40%的文章影响因子大于10分,这些文章的发表为生命科学和精准医学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值此小编选出2021年普罗亭部分合作高分文章,希望能给大家2022年科研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人朗格汉斯细胞发育和功能异质性研究

2021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姚煦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巍教授团队以及美国德克萨斯州心脏研究所李潇研究员合作在《Immunity杂志发表题为"Distinct human Langerhans cell subsets orchestrate reciprocal functions and require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的研究论文。

基于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研究人员在人表皮原代LC和脐带血CD34+造血干细胞衍生的LC(HSC-LC)中发现了LC的四个亚群并绘制出完整的LC发育分化轨迹。通过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LC亚群在银屑病皮损中的变化,发现LC和T细胞之间通过RANKL-RANK和PD-L1/PD-1/CD80轴调节皮肤的炎症应答。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具有不同表型的人LC亚群,并系统研究了不同LC亚群的发育分化途径,以及不同LC亚群的免疫应答差异和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型和功能改变。

新冠持续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有效人群筛选

2021年11月,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诸江教授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合作在《Cell Research》杂志发表题为“Distinct immune signatures discriminate between asymptomatic and presymptomatic SARS-CoV-2pos subjects ”——区分新型冠状病毒持续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免疫学特征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通过对SARS-CoV-2沉默感染阶段(silent SARS-CoV-2 infection stage, SSIS)的队列研究,通过整合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转录组测序(RNA-seq)和血浆微量蛋白的Olink检测技术,分别从从单细胞蛋白质组、转录组和血浆蛋白质组三个维度阐释区分持续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免疫学差异。研究发现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中具有特有的免疫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单核细胞的过度激活和分化阻滞,淋巴细胞的耗竭和免疫抑制。随后通过临床特征结合转化,研究发现STC1和MMP-1两种因子水平可以较好的将两种无症状感染者区分开,帮助临床中早期识别出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该研究通过对新冠疾病发展机制的理解,为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出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及在更早阶段对其进行及时干预以阻断其进展为确诊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点击此阅读原文详解

ILC2诱导肝癌微环境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

2021年11月,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廷波教授在《Hepatology》杂志发表题名为“Group-2 Innate Lymphoid Cells Promo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via CXCL2-Neutrophil 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基于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鉴定了肝癌微环境诱导的非常规ILC2细胞亚群,并研究了其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KLRG1-ILC2亚群显示趋化因子的产生升高,包括CXCL2和CXCL8,它们反过来招募嗜中性粒细胞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从而导致肿瘤进展和复发。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以ILC2为靶点的肝癌免疫治疗新疗法。

点击此阅读原文详解

GDF15可通过CD48诱导肝细胞癌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

2021年9月,中国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萌老师课题组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杂志发表题名为“GDF15 induces immunosuppression via CD48 on regulatory T cell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鉴于GDF15表达水平与HC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Treg细胞表达呈正相关关系,可能介导HCC的疾病进展。因此研究人员基于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剖析了GDF15敲除HCC小鼠模型的整体免疫变化。研究发现GDF15基因敲除小鼠CD4+T细胞、CD8+效应/记忆T细胞和CD38 Treg BST2+B细胞显著扩张,CD4+T细胞表面Treg细胞相关免疫抑制分子表达明显降低,Ki67表达明显上调,该研究表明GDF15对肝癌的损害作用与其免疫抑制功能有关,Treg细胞在介导免疫抑制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GDF15通过与CD48相互作用促进iTreg细胞的生成和n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并驱动GDF15介导的FOXP3转录后调控。该研究有助于开发以GDF15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新疗法,以提高HCC的免疫治疗响应。

点击此阅读原文详解

基于软骨肉瘤患者的疾病分型分级进行有效人群筛选

2021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叶招明、李冰皓教授团队在肿瘤学权威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了题为“Fresh tissue multi-omics profiling reveals immune classification and suggests immunotherapy candidates for conventional chondrosarcoma”的研究论文。

基于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从单细胞水平对普通型软骨肉瘤进行了免疫分型,发现普通型软骨肉瘤中存在“免疫衰竭”亚型,且临床治疗中使用PD-1抗体免疫治疗获益的患者均符合该亚型,其机制包括肿瘤IDH1/2突变导致肿瘤局部趋化因子浓度升高促进免疫细胞的归巢和识别。研究基于临床问题和临床需求,在观察到临床现象之后,利用充足的临床资源分析罕见肿瘤的免疫学特征,发现部分普通型软骨肉瘤可能对免疫治疗敏感,进而研究可能机制,为该难治性肿瘤的系统治疗带来全新的思路。

点击此阅读原文详解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后单核细胞的免疫调节

2021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曹红翠教授团队在生物医学杂志《Theranostics》上发表论文”Mesenchymal stem cell-mediated immunomodulation of recruited mononuclear phagocytes during acute lung injury: a high-dimensional analysis study“。

该研究采用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及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cRNA-seq)首次系统绘制了小鼠肺部免疫细胞,特别是招募的MNPs在ALI发生发展及MSC移植治疗后动态变化图谱。MSC治疗不仅调节MNPs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还调节其分化以及抗原递呈功能。该研究为基于ALI肺组织招募MNPs的MSC治疗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为MSC治疗ALI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点击此阅读原文详解

不同肺部疾病患者的外周免疫状态剖析

 2021年11月,《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向东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 “ A cellular census of human peripheral immune cells identifies novel cell states in lung diseases”。研究通过质谱流式细胞技术(CyTOF)对健康志愿者和患者(包括肺炎,哮喘稳定期,哮喘急性发作,AECOPD,COPD和LC患者)循环免疫细胞的靶向蛋白质组学信息进行了检测。在急性肺炎患者中识别出了双阴性T细胞和耗竭CD4+中心记忆T细胞。在急性肺炎和肺炎稳定期患者中 T 细胞高表达 T 细胞免疫球蛋白含粘蛋白结构域的蛋白3(Tim3)以及 TIGIT。研究还探讨了间充质特络细胞对免疫细胞类型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D8a和趋化因子C-C基序受体7(CCR7)在共培养中显著增高。该研究表明基于质谱流式的高通量单细胞蛋白质组学,跨组学和异质性分析等方法可以为深入了解循环免疫细胞功能,相互作用和调节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为发现新的肺疾病生物标志物和靶向治疗的靶点提供线索。

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图谱研究

2021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团队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的一项名为”Discovery of CD3+CD19+ cells, a novel lymphocyte subset with a potential role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infection, using mass cytometry “的研究。

该研究就结核病、艾滋病、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进行了免疫学方面的研究。研究团队首次使用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对来自于艾滋病、结核病及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多个队列的患者外周血进行了免疫学的表征及分析,首次揭示了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CD3+CD19+淋巴细胞新亚群及功能,并基于质谱流式(CyTOF)的多参数同步检测研究,更深入地分析了各个功能指标包括趋化因子受体、免疫检查点受体、活化分子等在该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差异。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该群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免疫致病机理的认识,尤其是在HIV-MTB 合并感染中,该探索有助于科研开发HIV、MTB及HIV-MTB合并感染的靶向治疗药物或新策略。

2021年,基于质谱流式细胞技术平台(CyTOF),普罗亭助力多项研究项目登上国际顶级期刊,展示了普罗亭优质的技术服务和强大的生信分析实力。2022年普罗亭将不断完善质谱流式完整解决方案体系,助力更多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进,助推质谱流式检测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我们客户文章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在文末留言互动,我们统计后会整理打包发送给您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同学在2022年都能如愿发表高水平SCI论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终盘点 | 影响因子超350分,2021年质谱流式高分文章集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lj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