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一:
都说美国的教育方式全世界最先进,但其实也是经过很多次变革的。美国最早的教育体制照搬英国,以给上层阶级的孩子传授拉丁文和神学为主;方法也是单调的填鸭式,即老师机械的教,学生们机械的学、背。后来随着工业革命与城市文化的兴起,迫切需要培养更多实用型的人才,于是扩大了教育的阶级范围,同时也进行了教育方式改革。当时负责课改的,是提倡“心智训练”学说的哈里斯,他将地理、历史、计算和文学艺术作为核心课程,认为“学几何可以使逻辑发展,学拉丁文可以使言语功能发展”,这几门课足够训练好学生的智力。智力训练好了,也就足以适应社会发展了。但后来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于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之父”杜威主持了又一次教育改革,他提倡“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将来的社会职业。于是在他的主张下,学生们在学校中广泛参加种粮食、烹饪、组织俱乐部、纺织等与社会职业相关的活动。其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实践、“在做中学”的理念对之后美国的教育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人十分震惊,感觉科学事业上的落后暴露出了他们传统实用教学方式的弊端。于是为了革除旧弊、培养科研人才,1959年在伍兹霍尔,心理学家布鲁纳主持了一次教改会议,他提倡教育的重心是让学生系统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结构,通过“发现学习”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摆弄天平上的砝码、调整砝码在天平上的距离,来掌握乘法的“交换律”。这种注重“启发”的教学风格不仅在那个年代给美国培养出了大批科研人才,也同样深远的影响了美国之后的教学风格,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国学生课堂上积极提问、主动探讨、注重实际研究的特征。
之后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社会要求的不断变化,美国又进行了多次教育方式的改革。比如近代著名的、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提出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也要关注学生个人的人格、兴趣。
素材二:
如果单从考试的“选拔”这个功能来说,智力测验是影响最大,也是最早的测验。1905年比内和西蒙为了区分异常儿童和一般儿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影响极其深远。但在它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智力测验(包括一战时第一次用于团体选拔军官的陆军甲种测验)中,都只是包含计算、言语、推理、记忆等偏重认知的项目,不够全面,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选拔与安置人才的需要。于是之后又出现了特殊能力测验,创造性测验;而心理学家们也对“智力”不断进行重新定义:丰富其内涵,比如加德纳的“八元智力”,就包括了“人际智力”、“自知智力”、“音乐智力”等传统智力测验没有的项目;而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根据“第十名现象”(学习最好的学生不一定是将来工作最出色的人,反而是第十名左右学生在职业中更容易取得成就)提出“学业智力”是惰性智力,它只能对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分数作出部分预测,与现实生活中发生较小的联系。据此他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通过“分析性”、“创造性”、“实践性”智力,来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测量与针对性教学。除此之外,还有大名鼎鼎的“情商(EQ)”,他提出在职场表现、事业成功上,情商的影响是智商的两倍,如何管理、作用自己情绪的能力更重要。我们在现在形式越来越丰富的各种企业面试、职场测试中,能明显地看到这些现代智力测试理论的影响。
素材三:
1977年刚恢复高考时,是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为目的。由于当时基础教育缺乏,所以高考的题目都相对较简单,侧重基础知识常识。在80年代后提高了选拔标准,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试作为“会考”,考全部科目;而把针对高校选拔标准的考试分出来作为“高考”。
而且那个时候的高考和现在我们高考的试卷不同。据一位1982年参加高考的人回忆,那个时候的试卷,命题都是主观性的题型,有的试卷甚至只有几道论述题。这样的话,考试的内容覆盖面太小,不能反映考生真实水平;而且评分的主观性也非常大,误差也大。于是在1985年的时候,国家开始引进国外统一标准的科学程序,在测量学、教育统计学的指导下,对高考试卷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这才慢慢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高考试卷形式。
其实80年代将会考或高考分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早期的高考考全部科目,形成学生负担很重、偏科、学校的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有些科目与入学专业关系不大)等等问题(所以“减负”并不是新口号)。于是之后,高考开始进行科目上的调整:最开始在云南,湖南,海南进行“三南计划”使用“4X4”的科目设置——即与我们现在通常所见的将考生分“文、理”两类,而是分成四类,每类考四科不同的科目,不过效果不太好,这个设置就没实行下去,而是改成了“3+2”,将考生分成文理两类,文科类考生考语数史政外,理科类考语数物化外,每个科目都是150分满分,总分都是750分。但这个设置后来也发生问题(比如忽视了生物、地理学科),于是就改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3+X”,在语数外450分之外,根据报考高校要求任选几门满分300分的科目。据新闻报道,这个设置马上还要改成“3+1+2”——总之,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选拔方式从“单一”到“多元”,高考科目的设置、权重,都在不断变化;至于其中题型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考察综合能力等细处上的变化则更是不胜枚举。
附:
——一、参考文献:
《美国科学课程改革回眸》(靳玉乐、肖磊)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影响》(孙欣宇)
《布鲁纳与课程改革运动》(铁皮鼓)
《美国课程历次表格》(佚名)
《从高考政策变迁看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演进趋向》(吴霓、郑程月)
《1977年来高考制度改革研究》(魏国东)
《1985:高考标准化改革启幕》(郭鹏)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这只是列出采用的主要文献,实际搜索、浏览的更多)
——二、完成过程:
(总耗费7小时)
1.重写一遍大纲,同时尽力明确出“素材该怎么找、在哪儿找”。
(在脑子里“盘”是正常的、很好的,但不要因为不能马上“盘”清晰就焦虑;可以先动手“写起来”)
(不要强求“素材搜集全”、“写成文”,先动手去写,不要因感觉“没素材/难搜集”就连大纲都不去写)
2.熬夜通宵之后,上午初步搜索素材,笔记了几个大的点。
(这次所选素材的方向,专业性太强、不好找)
(首先是搜索论文,要从海量论文里搜集到与主题相关的)(甚至花3元下载了篇博士论文)
(要从选取的论文中分析、整合出自己能用的信息:“论文不会直接给我想要的东西”,比如像布鲁纳教育改革、高考的某次改革,论文里都只是概括性的提一句,没有用具体的案例讲“怎么改的”,也没有具体的讲“这么改的意义”;而且所用语言都很生硬晦涩,不好改写成通俗生动的语言)
(搜集素材导致情绪压力——大喊大叫——之后控制住——急躁+还不适应、不熟悉“搜集素材”的方法步骤,包括自己的定位)
3.补眠6小时候,在原有的“大点”上,组织语言,多查几份资料,将其丰富、完善为成段的文字素材。
(思路比上午更“顺”——毕竟对资料更熟悉了)
4.简单回顾一下。
5.转化成电子版,并进行再次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