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有句古谚:明天和前世,不知道二者谁先来。人固有一死,虽然不去想它,不去看它,但总有一天它会降临到我们头上。所以,死,我们不可回避,也不能回避。
记得去先祖寺学习时,同修大多数是年至耄耋的老人,他们昼夜诵经持咒,以许往生,其心之诚,念之执,我自愧拂如。他们中有许多是人之将死,才心系净土,以往生之盼,驱死亡之恐惧。那么,我为何不用余生,为死早早做好准备呢?
再过几日,我便满29岁,离30岁不远矣。如果我能活至80岁(足矣),那么等死的日子还有50年。50年是个什么概念?是把我目前的生命和我两个孩子生命铺展开来,然后焊接在一起,尚不能企及的长度。
我是相信因果轮回的,但用50年来期许一个不错的来生,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为了当世。为死做准备,是让现在更好地活着。
据说,人死的一瞬间会巨细靡遗地回顾这一生的点点滴滴,其中最宝贵的便是关于学习和爱的时光。如果我们能从人生的终点,从那个最终的尽头,来看繁琐杂乱的当下,是否能帮助我们剔除生活中那些旁逸斜出的毫无意义的琐碎,直接寻到生命中的那根叫做意义和价值的主线呢?
试想一下:
当知道50年后你会死掉,你还会在意刚刚在期货里亏掉的那1万元吗?
当知道50年后你会死掉,你还会和你不喜欢的人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吗?
当知道50年后你会死掉,你还会为了明天的公务员考试紧张到睡不着觉吗?
不会,你不会的。在死亡面前,一切都将暗淡苍白。
在死亡面前,我们不得不从生活的琐碎中抽离出来,直面内心,回答关于我是谁的哲学终极问题。其实我们还没等到死,就已经为我是谁这个问题寻找答案了。我们从出生,受教育,找工作,结婚生子,退休养老,到最后死掉,在这样一个既定的生存模式下,我们不断地追求财富名望,身份地位,难道不是在通过外在的物质或者内在的精神来回答我是谁的终极问题吗?
我是一名教师,我是一个银行家,我是一个演员,我是某某局局长,我是个好爸爸,我是个贤惠的全职太太,我是一个有魅力的成功男士,我是一个漂亮的知性女人……我们不仅为有形的身体,也为无形的身份披上一件件得体漂亮的衣服,试图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但是在死亡面前,这些回答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死了,万般带不去,你的名字,房子,工作,金钱,亲人,荣誉,甚至身体,都将离你而去。那个时候,你是谁?
呵呵,我当然没办法回答。现在只是把问题摊在这儿,要用50年的余生,来寻找这个答案。
50年,在等死的路上,我将做到如下几件事,分享在此,与大家共勉。
1.打坐。最好早晚各10分钟,以观我心之沉浮。
2.念经。先念《楞严咒》,回响给我父母亲人,愿他们健康快乐。
3.审美。我相信,我天生就是为美而来。
4.阅读。读书,能帮助我在纷繁复杂、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不那么迷茫,不那么孤单。
5.放下。有些事,有些人,我总有一天会像放屁一样,把他们放掉的。
在等死的日子里,我希望自己做到目前没做到的坚韧,看到目前没看到的风景,听到目前没听到过的音乐,触及到尚未触及的思维境界。
准备死,是为了更好的活着。生日快乐,桔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