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瓷之色(三):黄釉、酱釉

瓷之色(三):黄釉、酱釉

作者: 二次元杂货铺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10:26 被阅读35次

今天我们讲的瓷器呢,可能跟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点远。一个颜色是酱釉。另外一个是黄釉

黄釉诞生的时间很早,早在汉代的时就有黄釉出现。当时有汉绿釉、汉黄釉。但那个黄,包括后来辽代的黄釉和后来唐代的黄釉,都跟明清之后的黄釉有明显的区别。前面的黄釉一般都属于土黄色。到鲜亮的明黄色是明清以后的事情了。当它呈现明黄色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皇家专用了。

(清雍正淡黄釉盘) (黄釉暗花云龙纹碗)

明清两朝的时候,像上图这种里外的黄釉,作为国家的一种定制,只允许很窄范围的人使用,这就是皇帝皇后和皇太后,其他任何人一旦僭越就有杀头之罪。在明代,我们普通的百姓是看不到这种明黄釉的。

酱釉出现的时间相对来说晚一些。因为纯正酱色的这种釉,大致是在宋代才开始出现。在这之前所谓的酱釉,都呈现为一种深褐色。

(褐釉印纹罐)

到了宋代,由于审美的变化,使我们民间包括宫廷都开始追求这种酱色,并形成了多种的表达方式。当时的瓷器当中,耀州窑就烧制过酱色的瓷器。

(耀州窑酱釉碗)

宋代的时候漆器流行。当时漆器的颜色都是这种酱色。以瓷器来表现漆器是一种替代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换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就导致了宋代的酱釉流行。

(紫定窑梅瓶)

酱釉相对来说跟生活就接近很多。紫色是一个高贵的颜色,所以把定窑烧制酱釉,称之为紫定。我们脱离了早期对瓷器的白的追求,到了宋代,哲学以收敛为美,宋人的心态也是很收敛的,所以那时对收敛的釉色就倍加推崇。中国人的审美是非常宽泛的,心胸宽广,每个层面根据不同的时期都有它不同的审美。以我们今天的审美很难去理解酱釉瓷器的美。因为今天的审美相对来说都比较浮躁,生活中看到的大多数花瓶都比这个热闹。

今天讲的是酱釉黄釉,这两种颜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两个极端。一头代表着大众化,民间都在使用;另一头代表了我们国家皇权统治的思想。这两极都是我们民族文化遗留下的瑰宝,这种瑰宝是最有价值的。

古代瓷器牛津、拉曼科学鉴定,给藏品一个国家、买家认可的证明,收藏交流:130-2610-9603

相关文章

  • 瓷之色(三):黄釉、酱釉

    今天我们讲的瓷器呢,可能跟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点远。一个颜色是酱釉。另外一个是黄釉。 黄釉诞生的时间很早,早在汉代的时...

  • 高古瓷定窑属于五大名窑,排名第几呢?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驰名。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定窑白瓷的驰名...

  • 2018-09-19定窑品种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釉(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

  • 定窑金蝶碗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驰名。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定窑瓷器的胎骨...

  • 单色釉“五色祥云”降临省博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绿釉...

  • 斗彩石榴花纹罐

    康熙朝的釉上彩除了明代使用的红、绿、黄三色以外已能成熟地运用釉上蓝彩。康熙的五彩已不再借助于釉下青花,而纯粹用釉上...

  • 明清两朝黄釉瓷器的发展

    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明代的黄...

  • 说说青料,那些决定了青花瓷兴衰的着色剂

    青料是青花瓷生产的必需原材料,属于釉下高温颜料。青料的质量和呈色控制技术决定了青花瓷的兴衰和发展。 青花瓷的釉下花...

  • 汝瓷

    汝瓷按釉色分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瓷的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汝瓷...

  • 汝瓷

    汝瓷按釉色分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瓷的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汝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瓷之色(三):黄釉、酱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tj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