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特色幼儿园的在籍学生,是我那还未满4岁的儿子帆帆,小班刚上了一个学期,就因疫情开启了居家教学模式。在家也要鸡娃呀(给娃打鸡血),来吧,来画画吧!
第一份作业是画“相亲相爱一家人”,准备好画本、画笔,喊帆帆来:“来画个爸爸妈妈和你自己吧!”他愣了一下:“不要,你画吧,你画吧!”然后就调皮的跑开了。
都说幼儿园家长很难,孩子的创意作业花样繁多,但他们还没有能力单独完成,所以作业大多就成了家长的负担。
可面对帆帆的绘画作业,我竟有一丝丝兴奋。也许因为小时候想画画,却没有系统学,甚至被妈妈打击:“照着画算什么本事,又不是自己画的。”这么多年都不敢再尝试,如今沾了美术特色幼儿园的光,从头开始,再不济,我也比幼儿园小朋友强吧!
说干就干,打开画册,三下五除二临摹了幅Q版全家福,帆帆摆拍时开心的说:“妈妈画得真好。”
也许是初次尝试给了我信心,接下来要图文并茂记录孩子每日居家生活的作业更激起了我的挑战欲,正好萌版美食、Q版动物都可以用到这本疫情手账上了。我每天兴致勃勃对着画册画,邀请帆帆动手,他完全不想尝试,只是偶尔提要求:“早饭给我画个包子吧?”“好呀,明天早餐给你安排包子。”
画了一个多星期,对比群里其他小朋友的作业,那稚嫩的线条、有点抽象的构图竟然有莫名的高级感,相比而言,我的作品“很大人”。我突然意识到不对,醒醒,这不是我爱上幼儿园,被我抢了作业,帆帆还怎么成长和进步啊?
跟园长、老师讨论后才认识到,或许我的范画给了孩子压力,绘画对孩子来说没有“好与不好”、“像与不像”的标准,所以慢慢来,先从玩颜色开始。
接下来我更注重帆帆的参与度,手账主体还是我来画,但每天多一幅共同创作的小作品。让帆帆玩颜料,自由观察调色变化,对着抖音上手掌画的视频,我搭个框架,他来涂色,即便偶尔不小心涂到了线外也没有关系。
就这样坚持了十来天,成果不小,但帆帆越到后期兴致越不高。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我复工了,没时间画手账,本想让帆帆自由发挥的,可惜,他好像一点多没有主动去画画的意思。每天阅读、玩乐高、摆弄小汽车……日程排的相当满,就是没有主动提出要画画的时候。
好吧,或许不是每个小孩都对画画感兴趣的,我除了接纳,也只有接纳了。
我以为帆帆与画画的缘分到此为止了,直到有一天……
帆帆上完厕所裤子都来不及拉,兴奋的跑出来告诉我:“妈妈,快看,蓝色和黄色变成了绿色。”我哭笑不得,小男生的恶趣味,抽水马桶里洁侧块溶解后的蓝色溶液,加上他发黄的尿液,果真变成了绿色。等等,这不是前段时间玩颜料他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吗?竟然活学活用到这里了。
又过了段时间,帆帆的英文视频课学到了颜色,他那两天将所有小汽车排排队,像个小老师样的教我:“这是red,这是light blue,这是dark blue,这是cyan。”什么cyan?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赶紧百度了一下,这小东西真够可以的。
最近,帆帆得了本《便便公主去上学》的绘本书,小宽终于忍不住让便便跑出来的那一幕真是太搞笑了,帆帆的手指在小宽的屁股上画啊画,“你干嘛呢?”“我要给屁股涂上颜色。”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那我们明天来画一画小宽的屁股和便便好吗?”没想到,帆帆欣然同意。
画画在我眼里,一直事项技能,能用画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该是多酷的事情。我总想着鸡娃,要让孩子快点掌握这项技能。
然而对孩子而言,学习无处不在,画画则让他们用发现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把一幅有意思的场景画下来,是多么顺其自然的事情。
画画不用刻意,不用催促,就像我和儿子的那所美术特色幼儿园所倡导的那样:来玩“美”吧!去发现,去感受,顺其自然的记录下来,这就是画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