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告别无助:掌握这四步,让挫折成为成长的垫脚石!

告别无助:掌握这四步,让挫折成为成长的垫脚石!

作者: 我是一秒1943 | 来源:发表于2024-08-03 05:09 被阅读0次

    在生活的舞台上,挫折如同一幕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它考验着每个人的舞姿。你是否曾在风雨中跌倒,又是否曾勇敢地站起来?马克·吐温曾说: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自己的无能。但真的是无能吗?还是我们尚未学会如何在挫折中成长?

    当挫折如狂风暴雨般袭来,你是选择被打败,还是选择成为那个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人?

    我们并非对所有挫折都束手无策,同样,也不是每一次都能轻松应对。我们遇到无法应对的挫折时,就会体验到糟糕的感觉,那是一种挫折体验。有一个计算公式:挫折体验=刺激强度-自我强度

    人是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自我消化能力的。当刺激强度小于自我强度的时候,人就能够自我消化挫折,拥有良好的复原力,继续正常而幸福的生活。此时,人的内心是丰盈的、满足的。

    当刺激强度超过自我强度的时候,人就会对挫折产生糟糕的体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内心已经无法自行消化所面对的挫折了,我们的内心体验到了某种匮乏感,那一刻,就像是肚子饿了一样,你的心很难过。

    所以,人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充满匮乏感的。只有自我强度不足以支撑某些现实刺激的时候,人才会体验到无力;能支撑的时候,人体验到的是满足、意义。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作者丛非从认为,自我强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这种防线跟人的免疫系统是一样的。人的身体有三层防御系统。皮肤是第一道防线,它可以自动隔绝掉大部分病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当病菌进入人体后,吞噬细胞会主动出击作战,针对性地歼灭病菌。吞噬细胞失败后,人的身体还会启动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器官进行最后的作战。这三道人体免疫防线保护着我们的身体,避免它被病菌伤害。

    我们的内心防线,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道:无意识地消化挫折。

    在这个层面里,人会自动消化掉所面对的挫折。比如,你平时吃食物,你是意识不到你在消化的,一切食物的消化工作都在你身体里无意识地自动运行。

    在这个层面里,你经受的挫折不会刺激你的情绪。它就像一个日常事件一样被你经历着,你能接纳它并允许它发生,不介意这样的挫折。

    比如说,你买贵了一个东西,多花了三块钱,这是一个挫折事件。但你不会去介意这三块钱,因为你知道这三块钱对你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今天下班的时候突然下雨了,这是一个挫折事件,你即刻更改计划选择加班,或者打电话给某个人来给你送伞。这些对你来说都是一些不必往心里去的挫折,你完全能自行消化。

    第二道:理性消化。

    当挫折再大一点时,则会突破你自我强度的第一道防御线,你已经无法无意识地自行消化了,你必须借助你的理性。就像你吃了很多东西,现在你感觉有点儿撑了,你有腹胀感,你得刻意地去做点儿运动、散散步,消化积食。因为你有意识的调整,可以消化掉让你难受的食物。

    同样,当一些挫折你无法自动消化的时候,你会体验到愤怒、挫败、悲伤、委屈、孤独等糟糕的感觉。比如,被放鸽子了,你会愤怒;被领导无故骂了,你会委屈。

    然而你不会被这些挫折所打倒,你有足够的理性,知道该怎么去应对。你可以去据理力争,或逃避、休息。你仅仅是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就能把这些事摆平,让自己的负面情绪代谢掉。

    或者你会求助,寻找朋友的倾听和帮忙,你相信你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持,可以帮你消化掉这些负面情绪。这时候,你不需要刻意寻找亲密感,你现有的关系足以支撑你。

    这时,其实是你守住了第二道防线,你使用理性战胜了挫折。这是一个主动出击的过程,可以类比身体内的吞噬细胞主动出击。

    第三道:渴望亲密和帮助。

    当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消化系统有问题,总是容易感觉到腹胀、胃痛,你已经没有办法靠自己来让腹部感到舒服了。你想要去寻找医生的帮助。

    同样,当你体验到一些无法消化的负面情绪的时候,你就开始渴望亲密感了。我们讲过,亲密关系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我们面对自己面对不了的困难,满足我们无法自我满足的需求。此刻你无法自我安抚,你很需要亲密感。

    当你无法消化自己愤怒的时候,你会渴望被尊重、被重视,或者被理解、被关心。你需要别人给予你某种亲密感,好让你安抚自己的愤怒,面对无法面对的挫折。当你无法消化自己的孤独的时候,你就渴望有人给你关心、重视、陪伴,帮你安抚自己的孤独。

    所以,当你开始渴望亲密感觉的时候,你要知道:此刻,你有一些糟糕的情绪,你自己没有能力消化。而你的糟糕情绪代表着你的内在有一部分无法实现自我复原,此刻你无法安抚自己。你只能通过需要亲密感来求助。这时候,你需要心疼自己。

    当你需要亲密感时,你就已经在使用第三道防线应对挫折了。这是你自我保护的方式,值得自我感激。

    第四道:被动应对。

    有的人丧失了主动寻求亲密感的能力,就会不相信亲密关系,可是又会有自己无法面对的挫折。或者有的人虽然相信亲密关系,想要寻找亲密,但又没有人能给他想要的那种亲密。对于这样的人来说,那一刻是很绝望的。这种绝望就是:“没有人能帮我,可是我自己又克服不了挫折,安抚不了自己。”

    在绝望中,人失去了应对挫折的能力,只能被挫折所奴役。比如说,感到孤独的时候,你只能忍着,然后看天慢慢亮了,孤独自行离去。比如说,感觉到愤怒的时候,你会被愤怒所牵引,说出不受控制的话,做出不受控制的事。

    使用冲动、等待等本能反应来应对挫折,其实是一种被动应对。这一刻,挫折太大了,情绪太浓了,把你整个人都给裹挟了。当然,即使如此,挫折也终会过去。

    就像暴风雨一样,也许它来的时候你无力抵抗,给你造成了很多损失,但只要你没有死,你终将用自己的方式扛过去。

    我们经常劝自己要坚强,要振作,要理性,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逃避,不能任性,然而又经常做不到。实际上,挫折过大的话,就已经超出我们自身的承受能力,超出我们能找到的资源和帮助的限度了。

    所以,当你陷入情绪的时候,被情绪所操控的时候,感觉没有出路的时候,你就需要意识到一个问题:

    此刻,有情绪不是你的错。你所遭遇的现实刺激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而你却没有得到来自他人的一些帮助,于是你只能依靠本能反应来情绪化应对。这是你最后的自我保护防线。

    当你感觉到不想面对、无法面对时,你的第四道防线被突破了。此刻,你之所以无法承受,是因为你的内在有一些无力感。你的内在空了,没有能量支撑你面对挫折了。

    这时候,你特别需要自我关爱。

    无法控制的情绪和逃避的行为看起来是对现实有破坏性的,可那恰好是你最后的自救机会。就像你的身体一样。有一个关于癌症的理论研究曾讲过,癌症是人最后一次孤注一掷的自救。人体的第三层免疫系统被突破后,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已经无法再保护自己了。这时候,身体里某些被病菌严重攻击的细胞就会寻求突变,寻找最后的自救机会。同时,细胞突变也意味着失控,会带来额外的巨大破坏。这就是癌症。

    假如这个理论是真的,那么人的身体真的非常伟大。癌细胞和情绪化一样,都是人体在做最后的自杀式的自救。

    这时候,你怎么能不心疼自己呢?

    比起如何应对挫折来说,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毕竟人生苦难重重,总是会遇到各种不顺心。

    提高挫折承受力,实际上就是增强复原力。而复原力的基础就是良好的心理满足感。所以,提升挫折承受力就是安抚自己,自己修复自己的匮乏感。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要讲的核心:养育自己。

    当你小时候没有被很好地对待,你也就没有形成较好的复原力。当你长大后依然没有很好地被爱,你就还是会很脆弱。现在,当外在不可再被改变,你最需要的就是照顾好自己。

    每一次你在情感中的求而不得,每一次你面对挫折时的无可奈何,每一次你难以耐受的情绪,都是一个良好的机会:此刻,你需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匮乏感,学习如何安抚自己。

    养育自己分五步:

    第一,回到内在。当你有糟糕的情绪时,不要再责怪他人、环境,也不要再责怪自己。

    比起责怪来说,更重要的是问问自己怎么了。因此,你需要把注意力引回内在,做好深度思考的准备。

    这一步很简单,但也很难。这是关键的一步,是改变方向的一步。你需要给自己的自动反应按一下暂停键,然后将注意力从“谁错了,怎么错的”转移到“我内在发生了什么”上。

    我建议你找到一个可以书写的环境,可以拿出你的纸笔,也可以打开你手机里的记事本,或用其他记录方式。这种仪式感可以帮你完成心态的转变,同时也会为接下来的深度探索做准备。

    第二,寻找期待。

    每个情绪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期待。负面情绪背后都是一些未被满足的期待。所以,你需要问问自己,这个情绪在说你想要什么呢?

    当你因孩子不好好写作业而愤怒,你的期待就是他好好写作业。当你因在工作中犯了错而自责,你的期待就是在工作中不要犯错。当你因和某个人分手而难过,你的期待就是他不要跟你分手。这些都是你未被满足的期待。

    试着写下来,有多少写多少。如果你不知道那一刻自己的期待是什么,你可以试着这么问自己:

    此刻让你不开心的事是什么呢?理想状态下,你最希望事情怎么发生呢?你所不能接受的事实是什么呢?事情怎么发展,你会感觉到开心呢?

    为了让期待更具体,你可以同时写下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期待。

    第三,寻找逻辑,找到匮乏所在。

    这个期待未被满足,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会有什么后果呢?

    尝试着做一些联想,直到联想到你自身对安全感、自由、价值感、亲密的匮乏,并且总结出你所使用的逻辑。

    寻找逻辑的方式就是问自己一个“如果”的问题。

    如果这个期待没实现,代表了什么?

    如果这个期待实现了,代表了什么?

    如果这个期待没实现,会怎样?

    如果这个期待实现了,会怎样?

    也许这个期待没有实现,会带给你很多关于糟糕结果的想象。

    ……

    比如,孩子不写作业,你感觉到很愤怒,你的期待就是孩子写作业。逻辑就是:如果孩子不写作业,将来就会A、B、C、D,这让你感觉到特别害怕。

    比如说,你去找领导请假,感觉到很焦虑,你的期待是领导不要对你有看法。逻辑则是:如果领导因为你请假而对你有别的看法,你将来的工作就会A、B、C、D,你感觉未来会很糟糕。

    这时候,你就找出了“如果发生了A,就会有B、C、D等可怕的结果”这一逻辑。那此刻,就表示你的安全感匮乏了。

    也许这个期待没有实现,会让你觉得即将要做很多不想做的事。

    比如,你期待孩子去写作业。你内在的逻辑联想是“孩子不写作业,将来就会混不好,我就必须照顾他”,那这时候你的逻辑就是“孩子过得不好,我就必须照顾他”。

    这是一个“如果发生A,我就必须B”的逻辑,表明此刻你缺少自由。

    也许这个期待没有实现,会让你觉得自己特别差劲、无能。

    比如,你被分手了,你特别难过,期待对方不要离开你。那你的内在可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想法:“他抛弃了我,就代表了我不好。”

    这是一个“如果A,就代表了我不好或没有能力”的逻辑,表明你的价值感有所匮乏。

    也许这个期待没有实现,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

    比如,他说你今天碗刷得不干净,你感到愤怒。你背后的期待就是“他不要说我碗刷得不干净”,这可能会让你觉得“他这是在否定我,不在乎我”。

    那么你使用的逻辑就是“他说我碗刷得不干净,就是否定我”,这是一个“如果A,就是不爱我”的逻辑,表明你匮乏了亲密感。

    只要你反复问自己“这个期待没实现,代表了什么”和“这个期待没实现,会怎样”这两个问题,再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你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所使用的逻辑,并提炼出你所匮乏的感受。

    第四,追问来源。

    这个逻辑是哪里来的呢?从哪里学会的呢?谁教的呢?

    仔细问自己的话,你会发现,这是我们从小到大积累的经验,现在已经未必适合了。因此,你要给自己一个修改的空间。

    第五,修改逻辑,填补匮乏感。

    这个逻辑必然有不合理的地方,你可以思考一下如何修改。修改不合理逻辑的目的就是停止自我伤害。我们讲过,安全感匮乏是因为自我恐吓,自由匮乏是因为自我强迫,价值感匮乏是因为自我否定,亲密感匮乏是因为拒绝爱。当你能够识别自己的这些心理的时候,那一刻,你就不会再剥夺自己的内心能量了。

    如此,你就不会进一步消耗自己。同时,你也可以去寻找新的方式,进一步满足自己的匮乏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自我关爱和自我疗愈。我们不再把责任归咎于外界或他人,而是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世界和真实需求。

    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匮乏感并寻求满足它们的方式。这种自我成长和提升的过程是艰难的但也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

    挫折,是生活的调味品,它让我们的生活不至于过于平淡。它教会我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契机。

    正如海伦·凯勒所言:“人生要么是一场大胆的冒险,要么什么都不是。”让我们在每一次挫折中,都能找到成长的力量,成为那颗即使在黑夜中也熠熠生辉的星星。

    内容来源参考书目:《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丛非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告别无助:掌握这四步,让挫折成为成长的垫脚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ya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