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考研笔记】中国古代史1

【考研笔记】中国古代史1

作者: 艺术硕士考研联盟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13:51 被阅读0次
    陶埙:一种用陶土制作的圆形或橄榄形等形状的吹奏乐器。内空,外有吹音孔和按音孔。通常根据按音孔的多少来称呼埙的形制,如:没有按音孔的陶埙称“无音孔埙”。是古代先民普遍使用的古乐器。 骨哨:一种用动物肢骨制成的哨子。早先在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个骨哨,骨哨表面磨光,中空,近一端有一个瓜子形的小孔。 葛天氏之乐:葛天氏时候的音乐,是反映原始农牧生活的组歌。表演者手执牛尾巴,边唱边跳。共有八阙:他们祈求天地神灵的歌曲有《载民》、《敬天常》、《建帝功》、《依地德》;赞颂民族图腾的歌曲《玄鸟》;期盼万物茂盛的歌曲有《遂草木》、《奋五谷》和《总禽兽之极》。 西周礼乐制:礼乐制是在西周时有周公初步制定,后人又不断增补才形成一种十分严格而又繁琐的制度。礼乐制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严格规定所施行的礼乐。

    《诗经》共305首,分三类

    风:包括15国的民歌,基本上是北方民歌,这些民歌流行的范围大约在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的北部和四川的东部,这是周初到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作品 雅:一般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反映现实,同情人民、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品。 颂:多半为古老的祭歌和舞曲,过去甚少为人注意,其实这些歌舞作品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为它反映了古代生活的一些方面。 《成相篇》:说唱形式,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唱词。内容是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他们改变作风,施行开明的政治。在演唱形式上是用一种叫做“相”的打击乐器打着节奏伴唱。 八音(名解或简答):周代乐器曾按制造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这是我国音乐历史上最早乐器科学分类法。“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其中丝之属:瑟、五弦琴等  竹之属:萧等 石之属:鸣球等 旋宫:转调的理论,《礼记•礼运》载:“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 三分损益法:春秋时期产生了计算乐律的理论-----三分损益法,这个计算法是以弦长为其计算基础的。

    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为孔子,他积极提倡音乐,一生不断进行音乐艺术实践。

    孔子注意到音乐对人能够产生精神上的影响,所以具有教育的作用。

    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就是乐必须服从礼。但礼不是孔子衡量事物的最高尺度,他的最高尺度是“仁” 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仁者,爱人?,这是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人提出过的人性准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但他的音乐思想并没有系统化,仅有启蒙意义。真正代表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著作是《乐记》

    《乐记》名或简答:

    《乐记》系汉代刘向校先秦古籍得乐论23篇汇编而成,现仅存11篇。其前8篇最重要,似出一人之手,后三篇分别记录了孔子及门人子夏等伦乐的一些观点。   

          

    《乐记》一部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它以客观艺术实践为依据,总结出音乐的原理及其艺术规律。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就音乐的产生,提出了“物动心感”的命题,即“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是我国最早对音乐产生过程中心、物关系的理论概括。

    2、系统论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乐的特点是“和”,目的在于“和同”,即通过音乐歌舞的演奏,使不同的人在情感上相融。礼的特点是“异”,目的在于“辨异”,即通过各种不同的具体的文饰等规定,把贵贱、上下,亲疏等界限区别开来。

    礼乐的结合,即情理的统一。情受礼的制约,引导和提高,而成为一种中和的情感。这正是儒家的音乐主张,这种礼乐思想还引出儒家重视音乐社会作用的主张。

    乐已经成为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于是,就有了“乐与政通”的理论概括。《乐记》突出了礼与情,政治与艺术的主导关系,它成为儒家音乐思想的主干,深刻的影响着整个封建社会音乐思想的发展。

    《乐记》对音乐本质的论说属于我国最早的“他律论”,从音乐美学角度来看则属于情感美学。

    荀子

       

    荀子是先秦诸子最后一位大师,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收百家而形成自己的体系。。在音乐思想方面,荀子直接师承儒家学派,而有所丰富。它主要针对墨子的“非乐”思想。

    《乐论篇》主要文字直接引用《乐记》其中阐述六个论点:

    1、音乐诗人们感情所需要的, 因为音乐可以促使人们向上。

    2、音乐可以使人们统一在同一的大道上,以应付社会任何的变化。

    3、音乐史社会所需要的,因为听了“雅颂之声”,可以使人们心胸宽广,这样就有力量对外征伐,对内起谦让、亲和的作用。

    4、音乐是“先王”用来表现欢乐的,在“先王”之道中,礼和乐是最重要的。

    5、音乐具有感化人的作用,所以要谨慎选用 “先王”重视“礼乐”而贱视“邪音”。

    6、音乐既能表达人们的志趣,又能使人得到娱乐。所以音乐对人是很有用处的

    墨子

       

    墨子反对一切享乐,也包括反对音乐。他著名的“非乐”观点主要载于《墨子》一书的《非乐》《三辨》两篇中。

    墨子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去反对当时王公贵族的奢侈享乐是正确的,但他偏激的反对一直主张禁止一切音乐则是错误的。另外,墨子要求音乐也具有如物质生产那种直接的功利,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墨子不认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社会对人具有不同的功能的缘故。

    老子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墨家反对音乐外,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也是反对音乐的。老子是一位院士的唯物主义者,在他的哲学中包含着许多辩证法的因素。但他对人生的态度是消极的,老子在音乐思想上提出了“大音希声”的观点,其积极以一方面是反对当时统治阶层盛行的“侈乐”风气,其消极方面仍然是“去人欲”的世界观的反映,对音乐文化是不利的。

    更多干货请关注【艺术硕士考研联盟】【音乐考研联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研笔记】中国古代史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yw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