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683355/ff1789045530689c.png)
如今在这个逢进必考的时代,除了笔试之外,还要来一次面试。所谓面试就是应聘单位组织所谓的专家组(团)进行面对面测试。其内容一般包括自述和抽签答题,外加问答环节。
能够进入面试的大都是经过了层层筛选的优秀选手,而这些人在之前肯定也经历了许多次的面试,应该问题不大。面试中对于自述和抽签答题方面,一般难不倒这些优秀人才,问题一般出在问答环节。
所谓问答,主要是指主考官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应试者进行当面提问。这种提问一般存在诸多偶然性,因为主考官的知识面和专业有时候并非应试者所及。这不禁让我想起了14年前亲身经历的一次总部对某旅作战能力考核的一次面对面提问,那次我是作为观摩团成员参加的。
主考官是总部的一位局长,该局长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一般的军事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尤其对于所属装备在实战中的应用有所研究。当时我们大都在研究在东南沿海的兵力部署、装备运用等等,这个旅也主要研究的这个方面。但在面对面考核那天,这位局长突然改变思路,并未提问东南沿海的情况,而是对我西南方向的主要作战对手进行了提问。这一问就把该旅的所有常委问懵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最后还是该旅参谋长(留俄博士)进行了“即兴”回答。当然这样仓促的回答并没有达到那位局长的期望。
在我们参加面试时,一般那些档次高的面试官都不会按套路出牌,都会很随意的提问一些看似偏而又贴合实际的刁钻问题,让你感觉到难受,既显示了他的水平,又挫败了应试者的自傲。
面对这样的提问时,应试者需要运用一些外交语言,自己不会的就要避开,但还必须与提问有关,这才是能力。这时候不仅需要冷静,还要从容回答,也许开始回答的有点乱,说不到点子上,但在边答边思考的时候或许会滤出思路来。此时的回答也不要按套路回答,有时可以先答所非问,然后迂回,有时也可以旁敲侧击,最后点题。
当然,这样的能力也需要锻炼,更需要你渊博的知识面和语言组织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