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短暂上线并测试了“二手房交易系统”,其中包含着“个人自助卖房”选项;杭州官方二手房交易监管平台重推“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各地官方陆续推出二手房交易平台,意图何在?真的要“去中介化”么?目前的思辨众说纷纭。
一些房产大咖纷纷站出来解读:一套房源的采集信息字段需要上百段,整个交易环节繁复庞杂,业主与客户之间的互信程度,等等,只能说明中介不会消亡,无法被取代。其实,当初互联网都涌入房产中介之后,也大多数打着去中介化的旗号,可最终只是将分散的个性化、不确定性、不规范的服务归拢到一个平台上,实际意义上依然不是去中介化,也去不了中介,只不过是换了一身皮,其不规范的本质并没有变化,根本不存在加入某个大平台就能提升从业人员的尊严,也不存在着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提升就服务水准就提高,更不存在着从业人员就能成为行业的主人。
普罗大众一直诟病着房产中介的收费标准,同样的服务,房价的上涨会导致人们需要支付更高的佣金,对于真正的刚需来讲,好不容易掏空六个钱包来买一套房子,还需要额外支付一笔佣金,可能心理层面会感觉难以接受,于是更期待着去中介化,所以这部分群体成为万分期待业主直售系统出现的大多数。
甚至市场上传闻着佣金收入不能超过社平工资的三倍等信息时,人们尽情地热议,不亚于业主直售系统。当然,房产中介们都是迅速地哭泣,表述着自己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却拿着全世界最低标准的佣金。然而,所有这些思辨都在忽视着事情的本质,从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很难看到公正、公允的真相。
事实上,当人们将房产当成金融时,该支付的佣金不能少,房产中介也必然不会消亡,因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犹如投资股市、基金、重金属等金融产品时,想要取得较好的收益将投资行为交给专业金融从业人员更体现价值。倘若房产仅仅是提供居住,那么人们肯定是愿意越少支出越是满意度满满,从这个角度出发,甭管是房源直售还是佣金降低,乃至去中介化,都不为过。
不过,真正的房产经纪人是不会消亡的。或许官方未来可以采取建设完善二手房交易系统,上面不单单有业主、客户,还有持证的房产中介,非得要对比欧美国家及地区的话,那就是官方有关部门维护着MLS系统,相信在当下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交易。也就是形成一种房产交易监管模式:官方MLS系统+业主客户直售+持证经纪人(独立经纪人)交易辅导服务+协会(管辖经纪人)+税务系统,届时将形成比当下更为完善的房产交易生态,也就是去房产中介公司化。
某个行业到底会不会消亡并不是政策、系统等决定的,而是人们的需求决定。譬如投资房产的人就需要房产中介,或许它未必叫房产中介,可能叫房产管家等。再譬如大家都是福利分房的话,也未必需要房产中介,即使需要也未必叫房产中介,可能叫房产专员,进入政府序列。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争辩房产中介的存亡与否,但凡合理的必定存在,只是多了个选项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