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又开始码字了?因为家里的纸和笔实在是太多了。近日因为快要搬家的关系,清理女儿旧的书籍和学习资料,顺手清理出很多她没有用完的精美笔记本,其中包含了此刻我手里正写的这一本,笔记本很精美,只是写上去的字相形见拙,限时写作练习,似乎就管不了字体是不是好看了。近日正在看一本电子书《一年通往作家路》,里面开篇就提到练习写作最好的方式就是行动起来,不停的去写,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写日记,不是每天干了什么那种流水账一样的日记,而是这一天、此时此刻、那时那刻,你眼里看到的、脑海中浮现的、内心里所思考的,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我突然想到电影《睡沙发里的人》说到为什么会走上写作的路:因为表达需要。我想我也有表达的需要。
好吧,说到这里,我想说一说为什么 我在三十多岁的年纪突然想要学习写作,因为内心里深藏着一个关于文学的梦想,因为家里的纸和笔实在太多了,因为我有表达的需要......,可是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想写的话,那么就写起来吧!仅此而已!
人是可以改变的,比如阅读的习惯。以前的我总是坚持看纸质书,觉得那是读书的仪式感, 买书永远比买衣服积极,一买就是好多本,要不是因为这一次搬家,因为书籍太多整理起来颇有难度,以上这种购买纸质书的习惯我依然会保持,但这一次,当我看着好几书架的书,突然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买回家放在书架上珍藏,经典毕竟是少数,特别是在快餐式文化的今天 ,感觉背一个ipad出门就像是带着一个行走的图书馆,随时随地可以阅读,读完值得买回家收藏或是反复阅读的再买纸质版,总好过盲目买很多书回家,而有一些根本没来得及翻阅,搬家时还徒增烦恼。阅读、学习知识并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想要通过阅读不断汲取养分,那么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又有什么区别。此为一变。
人是可以改变的,其二:若是早年间,看见《一年通往作家路》这样的书名,我多少都会觉得有标题党的嫌疑,并不会感兴趣,但这一次,我居然还花钱买了,也许是它说的是一年,而不是十天、三个月,一年对于我来说不多不少,刚刚好。虽说这本电子书我才只读了第一章,但书里写到的观点我很认同,做任何事情,开始最重要,有了开始剩下的就是坚持,于是我开始写了,也努力在坚持,希望自己可以坚持很久很久......
最近看网文,看到一句很喜欢的话,放在今天日里,算是一种分享:人间骄阳刚好,风过林梢,彼时他们正当少年。年轻的作家,文字却很是细腻,让我想起了我们也曾经青春年少,好的文字总是能引起人的共鸣,让人思绪万千,于是我用这些文字发了朋友圈,因为今天骄阳正好,有风而不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