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绅士》第一卷内容小结(1~9)
《莫斯科绅士》第二卷内容小结(10~12)

第三卷
一九三〇年
15、结盟
一、出场角色
1、瓦先科—博亚尔斯基餐厅服务员
2、马克西姆—博亚尔斯基餐厅服务员
3、弗拉基米尔—奥希普·伊万诺维奇·格列布尼科夫官员的随从。
4、奥希普·伊万诺维奇·格列布尼科夫—39岁,布尔什维克,东格鲁吉亚人 ,前红军上校,现在是政府官员。 喜欢吃饭前来一瓶卡斯泰利葡萄酒。工作是负责监控伯爵一类的人。为了了解他感兴趣的国家,他求伯爵给他教授法语和英语。
5、伯爵—41岁,目前是大都会酒店博亚尔斯基餐厅身着白色制服的领班。也是博亚尔斯基餐厅“三巨头”之一(其他两位是:餐厅主管安德烈、餐厅主厨埃米尔·茹科夫斯基)
6、埃米尔·茹科夫斯基—依然是大都会酒店博亚尔斯基餐厅主厨。也是博亚尔斯基餐厅“三巨头”之一。之一(其他两位是:餐厅主管安德烈、餐厅领班伯爵)
二、内容梗概+解读
伯爵的好运似乎来到了,这是就全书看过后的总结,但对苏联这个新成立的国家来说,我认为并不是件好事。因为伯爵竟然能在监视之下搞起小动作,虽然这小动作令人毫无察觉,令人觉得坦荡荡,连蜻蜓点水都称不上。
正文
一家好餐厅的口碑是什么呢?博亚尔斯基餐厅可是代表国家形象的国际酒店,它位于莫斯科剧院广场,莫斯科大剧院、楚姆百货、马里剧院、工会大厦都在这里。广场对面就是红场与克林姆林宫,还有亚历山大花园,附近还有莫斯科音乐学院、中央作家大厦等。
博亚尔斯兰餐厅“三巨头”的诞生令人看到了餐厅的实力,因为伯爵的加入让我们感受到伯爵用劳动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与迎接新生活的热情。的确如此,作为一家高档餐厅的工作人员,万事不可马虎。
尤其是领班负责的餐厅区域,关于桌子的摆放与桌布、餐巾搭配、餐具卫生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伯爵作为领班,虽然手下有五名侍者,但他从每日5:45分就开始每晚在博亚尔斯兰餐厅的巡视。从餐厅西北角开始,对20张桌子逐一进行检查,以确保每张桌子上的每个餐具、每个盐瓶、每只花瓶都摆在恰当的位置。
当年拿破仑之所以在黎明到来之前巡视士兵队伍,仔细地检查他们的子弹装备,甚至军装等,是因为经验告诉他,战场上的胜利需要从擦亮士兵脚上穿的靴子做起。但拿破仑许多伟大的战役通常只持续了短短一天,而且都是毕其功于一役。
所以,拿戈尔斯基与莫斯科大剧院的芭蕾舞团来打个比方也许更恰当。在充分分析并领会了作曲家的意图之后,戈尔斯基会与乐团指挥紧密合作,对舞蹈演员进行培训,对服装设计和舞台布景予以监督,然后在战役打响前几分钟,也同样要对他的部队进行一番检阅。但是等舞台上幕布一落,观众一散,这里却没有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庆功游行。因为不出二十四小时,他手下的芭蕾舞演员、音乐家和技术人员又将重新集合起来,以同样完美的标准将同样的节目重新表演一次。而这正是博亚尔斯基餐厅里的生活。这是一场对精确度要求极高的战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夜都会发生,虽然它常常给人一种毫不费力的错觉。
到了5:55分,在确保餐厅的一切都已就绪之后,伯爵便会瞬间将注意力转移到埃米尔的厨房。从厨房门上那扇小小的圆形窗口望过去,伯爵能看见主厨的助手们都穿着新近漂洗过的制服,一个个已就位。他还能看见,火炉上正煨着调味酱汁,用于添加的配菜也已准备好,随时可以摆到盘子上端出去。而埃米尔·茹科夫斯基主厨只有从中午走进厨房开始指挥,才能变得客观自信一甩清晨的黑色幽默。
同时,当伯爵透过厨房窗户确认埃米尔正将勺子伸进一碗巧克力奶油甜点里,然后抽出来把它舔了个干净后。才会转过身,冲安德烈点了点头。只见餐厅主管将门门一推,便把博亚尔斯基餐厅的大门打开了。
他们各就各位,准备迎接客人的到来。伯爵负责的岗位是1号桌和2号桌之间。
到晚上9:00点时,伯爵将餐厅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当晚第一轮订座的客人已经顺利离开。菜单上得非常及时,点菜也按部就班。个别菜品处理及时,两位政治局成员被分别安排到两张规格完全相同的餐桌,提供的服务规格也完全一致。
安德烈刚把运输部的政治委员领到了餐厅另一边的桌子,好让后者离坐在这边的美国记者远一点。这时他突然苦着脸冲伯爵做了个手势。安德烈告诉伯爵,黄厅有个私人聚会不要餐厅其他侍者服务,只求让伯爵亲自服务。
黄厅的门前有个歌利亚般的大个子正笔挺地站在那里,伯爵径直走了过去,大个子突然往旁一侧,熟练地把门打开来。
大都会酒店的私人聚会的包房门前有大个子守门,伯爵对此并不觉得惊讶。他惊讶的是餐厅里面的布置:绝大多数家具都已被移到餐厅边上,正中央的巨大枝形吊灯下面只留着一张双人桌。一位身穿深灰色西装的中年男人正独自坐在那里。
尽管桌边坐着的人比门卫的身材小得多,衣着也考究得多,伯爵却感觉此君于残忍和暴力并不陌生。他的脖颈和手腕与摔跤手一般粗,头发剪得很短,从而露出了左耳上方的一块疤痕。这人看上去很从容,手里正把玩着一把勺子。
通过交谈,伯爵终于明白了那人为何要求他特别服务的意图。原来,那人叫奥希普·伊万诺维奇·格列布尼科夫,前红军上校,现在是政府官员。 他的工作就是负责监控伯爵这类人。他对伯爵的一切无所不知。唯一他不清楚的是伯爵所表达的“被迫适应某种境况和安于某种境况的区别”。
奥希普·伊万诺维奇·格列布尼科夫认为,国家正处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期。同英法两国建交已快七年,与美国建交也快了。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俄国一直都是“西方国家的穷表弟”的角色。但用不了几年,国家出口的粮食和制造的钢铁将比欧洲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所以,意识形态上也会超越他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使用并听得懂法语和英语。
格列布尼科夫很谦虚地请教伯爵为他普及作为绅士应该注意的细节,伯爵便以他的言行举止为例说明绅士面对此种情况是怎样的表现。格列布尼科夫诚心接受,他进一步表达想让伯爵给他教授外语的请求。因为他想了解国外特权阶层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他们心目中的道德规范,他们珍视与鄙视的价值观。格列布尼科夫认为目前自己身居高位,应培养些外交技能才好。
伯爵问他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格列布尼科夫说,只要每个月和他在这间房一起吃一顿饭,给他讲讲英语和法语,然后再说说对西方社会的印象和看法即可。而作为交换,格列布尼科夫暗示自己能帮伯爵的地方相当多,而伯爵礼貌地回应,只要是博亚尔斯基餐厅的客人,他都会随时效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