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完了,给我感触最大的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处理问题或者说面对人生的最佳状态就是:你好,我也好。
不用过多苛责自己,也不要对别人要求过高,就是这种状态你好,我也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就行了。我们都是平等的,谁也无权干涉别人的想法,但是你可以决定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活。
看完我用拿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可塑的我》,也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现在重看,依然有很多触动。
书中说到中年油腻,其实指的就是人不再学习,不再成长,中年并不代表成熟,成熟的人不会停滞。
那什么是成熟呢?作者陈婕君说,她曾经听一个老教授说:“一个人有没有被治愈,其实指的是他是不是有了成熟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
成熟指的是内心的发展跟身体的发展处于同一个水平。
我也好,看到身边的人或事也好,我明白为什么会有奇奇怪怪的感觉,原来是我们虽然年龄在增长,但是内心很多人却处在一个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阶段,或者说还有一部人依然是小孩心理,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说的那样,是种儿童心态,我立马就想到自己,直到现在我在看待问题或是解决问题时,还总是喜欢听别人的建议,处理问题也总喜欢情绪化,推脱责任,原来还是不成熟。
心理学的很多内容总是相通的,就如同作者陈婕君说,不管是情绪的控制,还是精力与专注力的掌握,其实都应该是我们在孩童时期,通过足够的玩可以掌握的,专注力和创造力是人天生就有的状态,我们可以在玩的过程不断强化,也在与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学会面对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我们好像从小为了学习,很大程度忽略了玩,这就造成成年后我们很多的问题。
那么怎么解决,先学会玩!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为什么是玩呢?我想想自己小时候,对玩的概念,好像玩了,又好像没玩,我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该玩什么,一个无趣的人总是容易深陷情绪的低谷,这才是我的问题所在。
我总是喜欢把所有问题内化,总是自责,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闲暇的时间最爱的就是呆在家,看看手机,或者看看书,不喜欢与人交往,总是莫名的烦躁与焦虑,缺乏安全感,我知道这是低自尊的表现,却没想到它却也和不会玩相干。
我现在的一个想法就是让孩子玩,痛痛快快地玩,而不是呆在家看书学习,这是孩子应该学会的能力和应该享受到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