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读完了这本书,因为里面很多是在讲中年时期的发展,恰恰是我现在最需要的内容,包括还有育儿的相关知识,读之很轻快,也触动了我内心的一些东西。
就像书中所讲,随着年龄的增加,我的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这也说明他们是我现在的稀缺资源,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这两个稀缺资源呢?就是把自己最需要和最想做的事情做好,其它的,无关紧要的事情,真的可以不管。
我觉得这一点真的是直戳我心,因为从小到大,因为低自尊的问题,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是试图讨好所有人,想让大家都喜欢我,可是我非但没有让大家都喜欢上我,反而给人感觉能力有限,自信不足,自己也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别人的看法上,而忽视了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好好提升自己,换句话说,好好爱自己。
我总是在内耗自己,包括成人后尤其结婚生子之后,我感觉我不但习惯内耗,还兼顾外耗,把自己的不满和焦虑带给爱人,带给孩子,这种感受真的很痛苦。
还好,我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学着走出这种困境,开始看书,看很多关于心理,成长,教育的书籍,直到看到《可塑的我》。
他告诉我要要信任自己,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作者说自信的意思是能信任自己,而自信发展的前提是拥有良好的自尊。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自尊,要看一个人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要看一个人在逆境时,在承受压力时,是否仍然有能力找到让自己感觉良好的办法。
我现在越来越意识到自尊对我的影响,包括低自尊的我对自己孩子的影响,还好我意识到自己问题所在,也曾有过抱怨,但是如同书中所讲,抱怨并未改变现状,反而徒增悲伤,而且也不是一个成熟人格所应具有的表现。
那么怎么办?我已经走出第一步,意识到问题。
第二步,停止抱怨,接受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是继续抱怨还是解决问题,很明显我要解决问题。
怎么做?
第一步,改变认知,持续行动。
觉得不如意,那么怎么才能如意,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问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写作,一个是掌握一项技能,一个是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还有就是想发展起来自己的副业。
我的核心在写作,目的是希望变成更好的自己,停止抱怨,那就行动,如同作者所说,认知的改变引起人生的改变,必须以行动为保障。
第二,在进行刻意练习时,跳出舒适区,选择有一定难度的路径。
就像我写作,不能只停留在只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方面,要试着写读者想看的,有干活的内容,让自己读的书变为文字,成为自己的东西。
第三,要对习惯的改变有信心,但是习惯的养成必须要靠自律。就如同写字,可能有时会被一些事情打断,可以不用苛责自己,但是绝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
第四,要知道,越是早期的影响,改变的周期也就越长,多给自己点时间和耐心,可以选择从最容易改变的事情着手,比如写作,我可以每天坚持写500字,只要先写下来,一点一点去充盈自己,包括看书,哪怕一个小时,日积月累,也可以看很多啊。
第五点,决定后就坚持下来,去做比什么都强。
我现在就开始实践,去改变,只为成为一个更好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