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古色墨香的古典文籍,简静美好的文言文跃然纸上,它承载着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记载了五千多年来的风风雨雨,见证着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与荣耀。它的种类之繁多,语言之简洁,内容之丰富,无不吸引着我们去阅读它,感受它。
我喜欢这样的文言文,它教会了我珍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与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珍惜时光,别等逝去青春再后悔;“今诸生学子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坐大厦下而诵《诗》《书》,无不奔走之劳矣……”珍惜现在,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那是有些人曾经渴望的。
我喜欢这样的文言文,它教给了我学习的方法。“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要静,静下心来才能更好地学习;“……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影响学习效果的不是你的天资,而是心。学习要专心;“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附身侧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学习要尊师,尊师本就是中华传统美德,尊师更有助于你学习。
我喜欢这样的文言文,它让我见识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如其言,果然于数里外。”古代人民不单单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更是全面分析,最终解决问题。更让影响深刻的是《口技》,它讲述一个擅长口技的人,仅用“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就演奏出各种声音,甚至“百干齐作”“一时齐发”“虽人有白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这句话,刚好表达了我的震撼。
文言文,中华文明的瑰宝,它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味。阅读它,仿佛行走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廊里,唤起了我们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