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够认识到别人优点的人,是有聪明才智的,不但能识人还能识己的人是智慧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是不容易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只会习惯性地发现别人的缺点。
无论对方多优秀,人们总能很敏锐地发现对方的缺点,只要发现对方一点缺点就会全盘否定这个人。
然后自己内心就会很满足、洋洋得意的对自己说,“呵,他也不过如此嘛”。
最后的结果是,自己继续沉沦。
互联网把这类人推向了极端,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别人挑错、否定别人,从而满足自己虚妄的内心,这样的人被称为“杠精”。
难道承认别人优秀,发现别人优点真的这么难吗?
这是认知和心里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平静,心性不纯正,的确是很难做到的。
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比较自我、自大、自以为是的。
所以,人们对别人总是很苛刻。
但另一面,人们对自己却总是很宽容。
同一件事情,人们对别人和对自己会有着双重的评价标准。
举个例子:
我们在公共场合,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吵闹,我们会比较介意,内心会很不爽,会觉得家长没素质,孩子没教养。
但是,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我们却又比较宽容,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比较小,而且并不是恶意的,应该去理解孩子。
造成这种双重评价标准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人们看待自己的事情都是从意图出发,看待别人的事情都是从行动出发。
所以,自己就算做出比较出格的事情,也是有理由的,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我们看到别人的却只有事情不好的结果和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别人做一件事情,我们不要只看表面,要思考背后的理由。
如果别人做出的事情很优秀,我们去思考事情背后的理由,就会发现做这件事的难点、不容易的地方在哪,我们更能清楚的知道别人的优点。
如果别人做了一件给自己感觉很不好的事情,通过思考事情背后的理由,就会发现别人做事的原因、难处,我们会比较有同理心的去理解别人、宽容别人。
其实,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的,人也一样,每个人都存在优点和缺点,如果我们总是容易发现别人的优点,我们就会不自觉得向他人的优点、好的地方去学习,因为每个人的潜意识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
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
看到别人的优点或缺点最本质的原因是能量。
优点是正能量,我们内心意识到他人的优点,这时候会产生自身与环境正能量的相互影响,其结果也会是好的。
缺点是负能量,我们内心意识到他人的缺点,这时候会产生自身与环境负能量的相互影响,其结果也会是不好的。
所以,这个世界规则既奇妙又简单,只要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心有和美地为人处事,我们的心灵自然会得到滋养,好的事情也随即产生。
imag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