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电梯里,小孩拿着手机在看动画片,年轻人拿着手机在玩游戏,老人拿着手机外放着奇奇怪怪的新闻……马路上,行人低头看手机,不少骑电瓶车上的人盯着手机……
随处可见低头看手机的人们。看书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还好依然有人喜欢阅读。
群里喜欢看书的朋友分享着近期看的书,有人吐槽看的一本书,想不通为什么那样的书能出版?仅仅因为作者看似响亮的名声?那本书,让她读得辛苦、读得懊恼。聊着聊着,一群爱书的人,讨论起这个时代,我们到底要看怎样的书。
是啊,在这个时代,我们要看怎样的书?
作家马原曾说“一辈子读过经典和没读过经典的人生整个都不一样,我不敢劝你们读一辈子的经典,但是希望你们至少认认真真读几本经典。”
读经典的书,好处很多。经典的书籍那样多,又该如何选择?比如小说。
小说我是喜欢看的,但要静得下心才看得进去。最近想看一点小说,又不想看太长的,也就寻了这本《诺奖大师短经典》来看。
《诺奖大师短经典》,看起来很厚的一本书,包括了20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中短篇小说。由海明威、福克纳等文坛巨匠的作品汇编,收录的版本是各个语种的著名翻译家。
中短篇小说,最适合想看小说,又觉得长篇没耐心看完时阅读。而且在看这本《诺奖大师短经典》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标题组合着看。仅按照目录页不同的标题,就可以在心中组出不同的故事。带着新想法的故事组合,再去看具体的小说,多了一种阅读乐趣。
选这本《诺奖大师短经典》读,更多的是因为“经典”两字。故事中所传递出的价值观,放在如今依然闪闪发亮。分享其中打动人的三个价值观:
稀缺的工匠精神
20世纪初期,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在他的《品质》这篇小说中,讲述了一位专心做鞋的人。
一心一意只为做好顾客一双鞋的盖斯勒兄弟。明明开着的是一家要靠收益营生的鞋店,他们却全然不顾做鞋的效率与实际的收入。不做广告,与顾客之间没有多余的寒暄。满心满眼只想做好一双鞋,让顾客满载而归。
因为做的鞋子质量太好,顾客要穿很多年才会再次光顾。也有人因为做鞋周期太长,而放弃在他这里定制鞋。
结局是令人唏嘘的,原本宽敞的店铺,慢慢地变成半间,再被他人收购。盖斯勒在做鞋时,是忘我的。
盖斯勒看似有些轴的做鞋热情,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失的工匠精神。除了工匠精神,环顾四周,看看生活中那些不再耐用的物品,我们缺失的又不仅仅是工匠精神。
人是需要信仰的
《品质》里的盖斯勒,心中对鞋子一定有着某种坚定不移的信仰。
人,是需要信仰的。
19世纪波兰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克·显克维支的《灯塔看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来应聘灯塔看守工作的斯卡文斯基,最初的目的只想休息。一生奔波的他,想要休息的不仅是当下的身体状态,更是他的人生旅程。在守护灯塔的过程中,斯卡文斯基渐渐地变成只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变化中,斯卡文斯基生命中的有些东西在消逝。
转机来自哪里?来自斯卡文斯基的一次捐助。为了表示感谢,对方给斯卡文斯基邮寄了一包带着家乡味道的书籍。那是记忆的呼唤,唤醒的是他对家乡的记忆,也是他藏在心底的信仰。
因为工作疏忽,最终斯卡文斯基丢失了灯塔看守的工作。与初来时最大的区别是,斯卡文斯基的眼神变得有力量。
心中有信仰,不管人生会经历怎样的挫折,都能走出生命的泥潭。愿你我,都能拥有让自己不迷失的信仰。
人类的善意
《品质》里的顾客,想让做鞋的盖斯勒兄弟有更多的收入,特意多定制了几双鞋。《灯塔看守》的斯卡文斯基,为家乡的协会捐了一些钱。
在不同的故事中,看到了相似的情感流动:人类的善意。
这份善意,在印度诗人、小说家泰戈尔的《喀布尔人》里也看到了。
《喀布尔人》讲述的是一位做小生意的喀布尔人,在他乡对一位女孩特别地好,好到女孩的母亲怀疑他的动机。
在喀布尔人准备回乡,讨要欠债时,与他人发生冲突进了监狱。再次出来时,喀布尔人一直关心的女孩到了要出嫁的年龄。
人人都沉浸在女孩要出嫁的快乐中,女孩的父亲生怕喀布尔人有些晦气,一开始是拒绝他们再见面的。
不过,在了解到喀布尔人对自己女儿的好,不是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之下,而只因为他的家中,也有这般大的女儿。原来,喀布尔人对女孩的好,只是出于一位父亲纯粹的爱意。
《喀布尔人》这篇小说中,两位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打动人的。然而更打动人的,是主人最后给了喀布尔人的一笔回乡钱,这笔钱可以让他回到女儿身边。
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永不过时。
写在结尾的话
工匠精神、信仰、人类的善意,这三点是我阅读《诺奖大师短经典》的三篇小说中感受到的。剩下的十七篇,同样可以读出很多的价值观。
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说:经典的价值不会立竿见影,但它一定会潜移默化地改造世风,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
浮躁时,翻开《诺奖大师短经典》,体会背后所传递的价值观,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我是弥小木,和我一起读书~遇见书,遇见人生的N种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