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淡影》是日本作家石黑一雄的短篇小说。以二战后为故事的时间背景,又名《女人们遥远的夏天》。
书中第一章就提到“自己的大女儿景子在伦敦自杀了”。二女儿妮基回来看望“我”。但景子为什么会选择自杀书中一直都没有解释。而是在“我”断断续续的回忆中提到了自己和另一个女人的友谊。
另一个女人名叫左知子,丈夫去世了,她带着五岁的女儿万里子一起生活。“为了女儿的利益,我要想尽办法去美国。”左知子这样说。于是她经常把万里子一个人留在家中,去和一个美国酒鬼厮混。希望他能带她和女儿离开日本去美国过好的生活。但他几次推脱,害怕承担太多的责任。左知子就这样等待着,一次次寻找着他。在这期间,“我”,又名“悦子”和左知子成了朋友,帮忙照看万里子。在书中,悦子是一个传统的日本家庭主妇,孝敬公公,对丈夫言听计从。而左知子则是一个会说英语,想要摆脱传统的日本生活,向往美国社会的女性。
于是她想尽一切办法要带万里子离开。但万里子对那个美国男人充满厌恶。她更想要留在祖父的大房子里,养大她的几只小猫咪。
最后一次,美国男人终于同意带左知子和她女儿离开。左知子满心喜悦的收拾东西,万里子提出想带小猫一起走,左知子大为恼火,一气之下将小猫在小河中全部淹死。万里子飞快的跟着河流跑,直到看不到小猫,自己蹲在黑暗的角落里。
这些都是“我”--悦子记忆中的事情。然后又回来讲述自己女儿景子死之后,她的大房子显得更加孤寂。景子长大后很孤僻,二女儿妮基想要和她亲近却从未曾真的亲近。至于景子为什么在伦敦自杀一直到书的最后一章也没给出答案。
整部小说读起来都是淡淡的,没太多具体的故事情节。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回忆和现在穿插其中。刚读完茫茫然,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看了译者的译后记才明白,书中的“我”,悦子,其实就是“左知子”,大女儿“景子”其实就是“万里子”。并且后来她们确实离开日本。但景子并不能适应另外一种生活,孤独无助,最终在郁郁寡欢中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要这样写,石黑一熊的解释是,当时他在伦敦收留无家可归者的慈善机构里做社工。
“我有很多时间和无家可归的人在一起,我倾听他们的故事,听他们说怎么会到这里来,我发现他们不会直截了当、坦白的说他们的故事。我就觉得用这种方法写小说很有意思,某个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者不堪,无法启口,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
书中多出描写到战后日本人的心理状态,事物都在发生变化,人心也在变。青年人开始向往美国的开放生活,老年人为这种改变担忧,誓死捍卫日本传统价值观。在战争结束后,每个人面对战争创伤的态度也不同,书中曾是上流阶级的藤原太太选择开面馆,积极面对生活,而左知子只是想要带女儿逃离这个地方,虽口头上称“为了女儿好”,她心里也明白,在另一个国家,女儿很可能不会过得幸福。
故事的结尾也是淡淡的,妮基走了,“我”在原地,望着她离开。摆了摆手。
在全书中,也流露出“我”曾把景子带到英国,最终导致她自杀的悔恨。也许这痛太难以描述,只能在回忆中,假借另一个女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全书淡淡然的写来整个故事,但读完细细思索,含义颇多。关于女性想要摆脱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追求西方生活的矛盾思绪,关于母女二人关系的相处,母亲年轻时的莽撞与日后的反思;悦子丈夫一心追求事业,劳役妻子,悦子公公谨守传统价值观。。。故事也是当时日本社会在原子弹爆照后,普通日本人,特别是受到战争创伤的日本女人心理写照。
景子死了。从一开始就给出的悬念到最后也没给出明确的解释。只能在字里行间,在看似混乱的记忆中,理出“景子”艰难而痛苦的心理历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