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了一段影片,李雪健和王志文演的,李雪健演秦始皇,王志文演嫪毐。李雪健问,听说你要当我叔叔了?王志文说,都是母后与相国的意思!李雪健又说,你平日忙,今日陪我走走马!王志文说,臣畏高!李雪健一把将王志文抓了起来,厉声喝道,上马都畏高!在几十米高的甬道之上,两边搭了一个横木,嫪毐被两个武士推了上去。秦王站在下面,仰望着他,旁边的士卒厉声问道,秦王问你,高不高?嫪毐吓得喊道,危乎高哉!
秦岭与巴山就这个危乎高哉,让我一下子觉得奇谲而鬼测,文雅而又通俗,熟悉而又陌生,我知道他是李白《蜀道难》中的句子,但我又不免问自己一句,这真是《蜀道难》中的句子吗?因为太久了,我好久没有读这首诗了,况且当年有许多特别拗口的词句,我理解得并不透彻,只是囫囵吞枣地读过几遍,现在想来,这首诗词对我来说不免有点波光琳璃,就是似懂非懂的意思,也有似熟非熟的意思。
比如,当年我对陕南与四川的地理就不是特别的熟悉,我一直以为翻过秦岭就到四川了。只是最近几年才发现,翻过秦岭是陕南,到了陕南再翻过大巴山才到四川。这乌龙整的!还有这个蚕丛及鱼凫,我就纳闷儿他妈咋给他起个那名字,叫得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我一直以为“川”是山脉的意思, 像川流不息这个词儿,我就认为是像山脉一样的绵延不断,人很多的意思!像这样的乌龙,我还闹过很多!
当年学《蜀道难》的时候,还有一个挡在我面前影响我欣赏这首诗的地方就是,那里面很多古怪的词汇却有着平常词汇的意义,让我实在觉得是难以接受,总是感觉那文意琢磨不定,文章晦涩难懂。可能真是年轻的心没经过社会的历练,不懂得什么叫纵横捭阖,什么叫回环往复,什么叫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什么叫见怪不怪!
练笔之作比方那句冲波逆折,这“逆折”两字,我就觉得很难理解,好像谁把一堆乱麻放到我的心里,你给我解释清楚了我还是觉得乱,接受不了!昨天下午又看了解释,这回一下不就明白了,我感觉人到中年,理解力与接受力实在是惊人的,就是水流遇到阻碍逆转,然后又返折回来。只要一理解通透,诗句一下子就变得明朗起来,心里面容易接受,记起来也十分地顺口。
我相信每一个读古书的人,都有一件令他非常头疼的事情,那就是在古人的文章中,经常出现天上的星宿名,而且与地上的地域分野相联系。像什么“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这翼轸两字一出,立马就把我打趴下了,什么玩意儿,我还得看一下天上的星辰,认一认哪个是翼星,那个是轸星!而李白这句“扪参历井仰胁息”,扪参历井四字一下就把我干趴下了,我实在是觉得理解不了,因为我不认识天上的星宿,所以也无法把它们和地面上的地域连接起来,况且现在空气污染,很多星辰我们用肉眼已经看不见了,而古人是可以清晰地看见的。这总是我一个阅读的障碍,让我觉得难以接受,也就对这篇文章产生了距离感,也不怎么想亲近它了!
笔意纵横说一下那些硌人的词汇,你像这句“飞湍瀑流争喧豗”,我当年理解不了为什么要把“飞湍”与“瀑流”这四个怪异的字放在一起,我们经常说湍流,就是急切的水流,可是有谁会说飞湍,这一个怪异的词汇。我们还说瀑布,说水流,我们甚至会说瀑布的水流,但是谁会说“瀑流”,这也有点太怪异了,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当你把“飞湍瀑流”这四个字放到一块儿的时候,那简直是让人抓耳挠腮的,不知道怎么把它们在胸中消化。但是早晨看过后,我说我又认真地读了一遍,这次很容易就接受了。飞奔急速的湍流与瀑布的流水,不过是把两个同义的词汇放到了一起,以增加诗歌语言的爆发力与感染力。
还有这个“砯”字,我当年是怎么都接受不了。我觉得这是李白新造的一个字,为了写这首诗。所以这个字儿,我怎么看怎么别扭。现在知道了,那是水撞击岩石发出的声音,所以一个石字,一个水字,再加上一点水花,这叫会意字,念彭,一声,音也发得特别得形象。你看,知识丰富了,社会阅历广了,接受知识的能力就是不一样。
当年我学这首诗学得似懂非懂,没有充分吸收它的涵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的时候心静不下来,脑子里面总有七七八八的想法,做事情没有童年时的专注与纯净,很多无聊的事情极大地阻碍了我学习的心境。另一方面,又喜欢追求虚荣与浮华的东西,所以在学习上,总是过多地强调效率与目的,只要能应付考试就行了,结果把自己学成了一个废柴,没有一点涵养与水平,有的就是一点花架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