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看着妈妈留下来的那台老式缝纫机发愣,那是一段历史,我常常觉得我看过去的是一个银幕,银幕里放映着妈妈在缝纫机前为孩子们做衣服的情景,一切都好像发生在昨天。
妈妈的手很巧,做得衣服非常漂亮。我自己学了服装制作以后才知道,妈妈的缝纫工艺当属一流。学会裁剪缝纫一点都不难,但是制作出一件缝纫工艺精湛的衣服,那是非常的难,不是线走歪了,就是左右不一致,真是细节看功力,细节看性格。
我刚开始学习服装制作时,由于想早点学会,表现出了心急气躁,手上的针线就像是和我对着干,我越急走针就越出问题,仅仅是一个拉链,我为了上出拉链与旗袍天衣无缝的效果,硬是花费了整个下午的时间,拆了缝,缝了拆,好在,终于成功了,看着那齐整流畅的拉链隐形在面料中,心中十分欣喜,之余,竟然感觉不再急躁了,我看到辛苦半天的折腾终究出来了想要的结果,联想到,做任何事情不都应该拿出这样死啃的劲头吗?
做十件手工粗糙的衣服,不如细心做一件精美的,这世上,能唤起心中愉悦和爱的,唯有美别无它。
后来的每一件衣服,我都会像艺术家对待自己的艺术作品那样认真和投入,每完成一件,一定是要令自己满意的,而不是“差不多就行了”。
听到不止一个老师说我的缝纫工艺真好的时候,我好开心,我开心的,并不完全是因为被认同,而是自己对品质的要求不曾松懈,并一只坚守。作品是自己的认知与内心的另一种体现,我的一位设计师朋友说:“设计师的主要责任,就是要消灭一切丑的东西。”,学习任何手艺,一开始养成好习惯,不允许粗糙,那手艺会逐渐越来越精湛的。
读日本秋山利辉的《匠人精神》,秋山利辉为前来学徒的徒弟们制订了一套长达八年的独特人才培养制度,被称为“秋山木工”。秋山利辉说:“只要反复练习,任何人都能掌握一门技术,但心性的修炼却很难,而学徒制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对一些大道理和鸡汤的感悟,如果没有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有全情的投入过程,是不是很难做到彻底的开悟呢?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修为的机会,时装制作只是我的一个兴趣,但认真的过程都是一样的。
缝纫是一种工艺,有我妈妈这个缝纫好榜样,我这个做女儿的,定是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