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要谢谢自己,为了生活起早摸黑,为了责任,奋斗努力,在烟火里谋生,在诗意中寻梦!2024,拜拜!看到友圈的这几句话,瞬间被打动,精准地表达了我的状态,似乎是写出了我的心声。
这一年,换个环境,重新出发
离开阿兵团队的style,到新的环境适应的第一年。个人状态依旧,但是生存角色发生了转变。无论怎样努力,似乎都成了分母的存在。在某个仪式或是某个具体场景里,情绪价值上的认可外,没有物质上的回馈,更别提成长的空间。当一个人活成了某个小透明,用得着就拎起来,用不着就放在角落里吃灰。就是到了瓶颈期,不想突破,不想改变,只能随遇而安,坐等退休那一刻的到来。
感恩生活,接纳所有,默默承受,尽情挥霍,临近退休的那些宁静而祥和的时空。或者可以说,这是多年来奋斗的最高境界。钱多(自诩为女版阿Q),事少,离家近,还想什么呢?若有别的空想或是妄想,只能说明naviee(幼稚)。好好规划自己一天八小时才是正经。
所幸的是,个人觉知有了进步
慢慢学会了在红尘中修炼和提升,与自己的心不断对话,终于有了向内看的突破。爱自己,调整了身体,告别了痛jing,有了些微的状态提升。学会了无条件的爱孩子,不再焦虑,要躺平,要成长,随他们自己高兴。
老二就学路径的选择,和她个人精神风貌的改观,便是对我这种思路的正向回馈。老大那边的学习和各种,我也不再脑补很多无用的画面,和他去一条一条过滤。他选择了自己喜欢和认可的康复理疗的路径,由他去吧。多说也没有。但凡他回来,就好吃好喝地做给他吃,溺爱一些,也是可以接受。和队友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着发现他,鼓励和肯定一并送上。还和他一起打乒乓球,试图找到两人共同的健康锻炼方式。即便偶尔他有些小脾气,觉知、允许和接纳,便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再说朋友交往
这一年,减少了许多集会或聚会的邀约和参加,不再像以前,动不动就攒一个饭局。很多时候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或是与家人待在一起。没有了三五成群相聚的愿望。偶尔大家聚在一起,不是聊孩子,就是聊先生,或是某些狗血的八卦新闻,没有营养。不是对的人,连表达的欲望也没有了。或者是不在一个频道上,鸡娃的妈妈,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躺平的idea,原来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只是宏大的叙事,竟然也是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中。
父母生活和亲戚往来
回家次数比往年多,在家住的时间也比以往长。尊重他们的习惯,不干涉他们的安排,并竭尽所能配合他们的某些想法。小婴儿对妈妈的爱的链接的渴望,这是战略级别的学问,我还没有学会,但是有了这个意识之后,放下了许多的反制的东西,心也柔和了许多。
去年冬天,家中的二大娘因病去世;今年冬天,大姑父和大姨夫先后因病去世。少了许多悲痛,他们去了另一个世界,但愿另一个世界里面没有病痛和烦恼吧。这些和父母一茬生活过的人们,纷纷离开。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岁月和日子都在一点一滴,悄然流逝。放下执念,珍惜当下,感恩所有。
人际交往界限的把握
这一年里,缓缓理清了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和自然的关系。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的存在,尊重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若情非得已,非要介入的时候,只提建议,不再聒噪。
每一个人的当下,都是他昨天的选择逐步累积的结果。不介入他人的因果。放下自以为是的执念,和所谓的担当。不管是父母、儿女、兄弟姐妹、还是朋友亲戚,莫不如此。
个人小确幸梳理
要说今年取得的所谓成果,或者办成的几件小事。
一个是自己在简书坚持日更1000天的徽章到手了。尽管没有什么含金量,但是对我的坚持也是一个正向的回馈。说明我的韧性尚可。第二件小事是我放弃了减肥的执念,承认了现在的体重是我十多年以来的平均值,持续很稳定的存在,在悦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件事上,终于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迈进2025,我只锻炼,不看体重,随他去吧。
第三件小事,中医的学习路上,度过了迷茫期和焦虑期,似乎找到了适合我的路径。《郝万山讲伤寒》粗通了一遍,《大伦书院》的每日一讲也有在坚持收听,在这个基础上听杨兆林老师的“精研细读看伤寒”的时候,似乎有点开窍了,能明白他在讲课的逻辑和重点了。下一步应该是进入到理解、背诵和掌握具体方剂或是条文的阶段。但愿2025年能有一个学习上的突破。
没有耀眼的存在,却有脚踏实地的成长和感悟。
年年亦如此,我亦盼年年,满怀这一年的热爱,奔赴下一年的山海。所有的欢喜,留到2025继续说……下一个365天也要充满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