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传宗接代”的女性,都成了罪恶的代表》
文︱秋晔君
题记
你有没有想过,中国社会当中有多少词,本身就是从“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当中孕育出来的。
1 思考“传宗接代”,是不是无意义的举动?
为了写这个话题,我曾经到知乎上看过网友关于“传宗接代”的看法。不管是陈述历史、还是统计数据,还是个人亲身经历,各式各样的回复我都翻阅了一遍。
然后我发现,回答里大部分都认为“传宗接代是一件有利于自己的事、有利于家族的事、有利于社会的事”,回答者当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在女性的回答当中,从情感方面来诠释的,尤其是经历较为挫折的女性从感性角度来诠释的更多。
我当时查到的问题名称是“传宗接代到底有什么意义?”,诸位不妨去看一下。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问题的提出者就是女拳之类的,对此,我的态度是:不管提出者是谁,这个问题都会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男男女女都好。
设想一下,会有怎样的人关注这种话题呢?我认为大多还是在“丁克”与“生育”当中摇摆不定的人。我觉得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在面对人生大事是在思考的,不是稀里糊涂就去做决定的。也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这样看似违背“常理”的问题想明白了,面对一些问题人才有可能理智。
换句话说,对这个问题,不管回答的结论是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为什么没有意义,都说明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你问这种没必要的问题作甚么”所体现的一种麻木不仁。
2 传宗接代≠生育
我稍微分析了几个回答,这些人当中,很多一上来就将“传宗接代”直接等同于“生孩子”。
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意自己听到别人拿“传宗接代”来对准自己。
“传宗接代”这个词,出自清代李宝嘉所著《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
“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传宗接代”的反义词:
后继无人、断子绝孙
“传宗接代”的释义:
宗:宗族,家族。代:后代。传延宗族,接续后代。旧指生了独生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
我觉得能够理解中文汉字的人都应该看得懂是什么意思。不管是“传宗接代”一词的来源还是释义,都传递了一个信息:“传宗接代”不是生个孩子,它指的是生个性别为男的孩子。
很多女性排斥“传宗接代”这种词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除非是自己也是冲着孩子去的,否则不会有多少女性在相亲的时候就被问自己有没有生育能力吧?也不愿意自己在谈恋爱期间就要面对男朋友家长的“终于可以抱孙子”的想法和隐含压力吧?
“传宗接代”四个大字冲着广大女性扑面而来。在老一辈人眼中,儿子的女朋友、孙子的女朋友的存在仿佛就是自己得以传宗接代的机会。
要问我现在社会受传统社会影响最深的是什么,我觉得是所谓的家庭伦理和宗族关系。
一代又一代不假思索地传宗接代仿佛成为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也随着那些面对人生大事不加以思考的人一起,默许着女性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
3 “传宗接代”是封建观念的遗物
所以我为什么说,“传宗接代”是封建观念的遗物。
首先是其背后蕴含的“重男轻女”的想法。我曾经见过一些长辈,总说在自己心里男女平等,男孩女孩都是自己的后代,都一视同仁。然后在一些“酒后吐真言”的时刻,口口声声提的还是自己“抱孙子”。
可能有人要说:这有什么?这不就说明长辈还是想要孙子孙女,当然孙子最好,如果是孙女那也不会挑,也还是自己的孩子啊,这有什么不对的吗?
这当然不对,我觉得聪明的读者看到他们的阐述已经能领会到一些东西了。
现在的很多长辈,说着男女平等,实际上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借口。在儿媳妇、孙媳妇还没有生孩子的时候,他们用来安慰那些女人,强调自己不会因为她们生了女娃就埋怨,实际上他们想要的还是男娃;生了男娃之后前边的话自然说了就和没说似的,说了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生了女娃之后定然是要先心底失落,然后用这种话安慰家族里的人。
这还没完,这些长辈还会用这样的话让儿媳妇、孙媳妇生个二胎、三胎,每次都用这种话去“安慰”她们,实际上就是指望她们在当前这胎生个男娃。
“生男娃最好”,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本来就是“重男轻女”啊。
不要把自己口头上的虚伪和所谓妥协当作自己对女娃的“宽容”。
出生的女婴和男婴在法律上都有同等的地位,不需要你们去“宽容”她们的存在。
我听过几个故事,让我觉得比较普遍的就是,公公婆婆知道儿媳妇不能生育的时候,第一是劝离婚,第二是尝试各种办法让儿媳妇怀孕。
这样的反应其实体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儿媳妇不能生育就撺掇人家夫妻离婚,说明你们想当然地就觉得儿媳妇就是该生孩子的,倘若目标是生女儿,我想那些公公婆婆恐怕根本不会反应这么激烈。你们劝离婚的行为有考虑过夫妻感情吗?如果你们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想要个男娃来传宗接代,你们也不会因为儿媳妇不能生孩子就冷言冷语。
第二,此时的公公婆婆想尽各种办法想要让儿媳妇怀上,本质上也就是想要抱孙子。如果不是,你们也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何况,你们把让儿媳妇生育这件事情看得比养一个孩子还要重要,这个孩子生出来,你们全权负责么?
既然一些长辈要站在“传宗接代”的角度来对待女性,那我得问问了。假如这个嫁到别人家的女孩子是你们自己家的姑娘,你们愿意她在夫家天天被“什么时候可以抱孙子”的压力逼迫吗?愿意她上上下下都被当成“传宗接代”的工具来看待么?
4 连宗族都没有了,“传什么宗接什么代”?


先不说网友的看法正不正确,平心而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确实对宗族关系都淡忘了不少。
我可以理解那些想要宗族血缘关系流传下去的心理,但是这样的想法从一开始就将女孩子排斥在外了。
我认为真正能将宗族关系流传下去的方式,是将几百几千年以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和精神传承下去。既然重在文化和精神的传承,那这个传承主体是男是女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能从前确实会觉得这些东西流传到女孩子手里,她们受不住,男孩子有志气,他们能守住。但有这类想法的是不是应当好好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女性,有社会地位吗?就算她们有能耐,她们当中又有多少人能被赋予大展身手的能力?木兰尚且需要替父从军,需要瞒天过海更改性别,其他女子呢?
然而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诸位。现在中国女性的地位和古代已经完全不同了。以前的女性是男人的附庸,是被说“无才便是德”的贤良商品。现在的女性是能顶半边天的力量,是和男人一样能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一份子。
你们觉得她们没有能力去继承你们的东西,那是因为从前你们就不愿意给她们发展的空间,并不是她们真的没有能力。
说精神上,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不就是靠着这群顽强拼搏的女性传承下来的吗?
说物质上,当今中国又有多少像董明珠那样的女企业家,她们的业绩和能力,是靠男人获得的吗?
5 排斥“传宗接代”不是排斥“生孩子”
女性排斥“传宗接代”的说法是有原因的,如果男性不能够换位思考,自然觉得自己说的话没有任何冒犯到女性的地方。
但是,排斥“传宗接代”的观点不等于排斥“生孩子”。只是因为这个词语太过刺人,它背后隐藏的是流传至今的“重男轻女”观念。
面对生育,不管男女都应当更加理性。
现在的女性很多都会为自己的人生着想,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毕竟每个人都不是为了讨好谁而出生的。
女性在生育这件事情上需要付出太多的成本和代价,心理上、生理上、经济上、精神上,就好像有些网友说的,“生一个孩子,等于要承受生孩子时候的痛苦、养孩子时的紧张、产假期间和工作脱节的焦虑、生完孩子后各种妇科疾病”。
自然,男性也得承担一部分压力。例如陪产假,例如在家里新增了一口人、妻子尚在哺乳期这一情况下的经济开支,例如孩子成长过程中父爱的陪伴,例如孩子在十几年教育期间需要的共同承担的开支等等。
结语: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想法
在观察当中,我看到了一些后悔生孩子的父亲、母亲,看到了一些后悔不生孩子的丁克族,我觉得这是最真实的一幕。
但很多女性因为对“传宗接代”这个词语产生的不快和不满,却要被当成使男性“断子绝孙”的罪人。对此,我觉得可笑至极。
不管男女,对于是否要生个孩子这个问题,本身就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轮不到一些长辈口口声声拿“传宗接代”来施压,怎么,你们逼着他们生孩子,你帮他们养孩子么?你们只是单纯地想要看那所谓的“血脉”在生物学角度上从一个能生育的女人身体里流出来而已,你们有真正关心过小夫妻的情况吗?有关心他们的感情吗?你们的逼迫和自以为是,正是影响他们感情的刽子手。
也正是因为你们的逼迫和自以为是,将他们的爱情和责任,变成了一场关于孩子的交易。
我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说法:
“如果自己将大半生的精力全部用在生孩子、养孩子和照顾孩子等问题上,自己的生活就好像是按部就班,并且这种观念还可能会被下一代人模仿,看似传宗接代了,但其实传下来的只有一种拘束与压力,让后代也难以活出自己。”
最后,借用一位网友的话作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