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围城》——了解钱锺书

《围城》——了解钱锺书

作者: 拂晓光辉 | 来源:发表于2022-12-09 01:06 被阅读0次

      党支部发下来一批提倡全民阅读的书,都是不错的书籍。有红色经典《红岩》;有我推荐的麦家的《人生海海》;有《史记》,知史明智。我拿回家一本《围城》,断断续续看了几次,曾一度不想读了,觉得乏味,受疫情影响,无奈图书馆始终闭馆借不来书,又拾起来重读,读到方鸿渐一行五人去三闾大学赴任,觉得能读下去了,今日读完。

《围城》

      引得我想写一写、记一记《围城》这本书,是受益于书最后的附录:记钱锺书与《围城》,出自杨绛。觉得有趣也更有意义。

      《围城》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但读起来好像真有其事,确有其人。通过杨绛写的附录了解到:钱锺书是无锡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了两年英语。跟书中方鸿渐的经历有相契合的地方。一九四O年暑假,他与一位同事结伴回上海探亲,道路不通,半路折回。又有钱锺书一行五人去湖南的真实经历,这就有了书中方鸿渐一行五人从上海奔赴三闾大学就职的写作资源。钱锺书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方鸿渐取材于他的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但书中的方鸿渐又不是介于这两类性格,而是不经意的让读者对他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关切,甚至于作者把自己与方合二为一。如果说许多作者笔中的主人公都非常贴合自己本身,那么其实钱与方的经历远不相同,他们都只是无锡人,但情节中也有稍微能契合上的经历,若隐若现,半遮半掩,如此更让人想读下去,读完。

      说说通过杨绛的描述,我们能了解到的钱锺书。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取名“锺书”。看来“抓周”也是具有时代前瞻性的一种体验。锺书是由其伯父教他识字,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料理杂物,或和熟人聊天,化一个铜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又化两个铜板,向小书铺子或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小时候就把眼睛看近视了。锺书考大学,数学只考得15分,这很让人瞠目结舌。而且杨绛还描写了钱锺书先生的各种“痴气”的表现形式,比如他的混沌表现——穿鞋不分左右脚;穿内衣或套脖毛衣前后颠倒;在挂着蚊帐的床上披张被单自言自语,玩儿“石屋里的和尚”,也是他“痴气”的新表现形式。几次提到了只数学不行,看来人无十全十美之人,只是我们了解甚少而已。

      除去数学,钱锺书先生在中、英文方面的造诣,在清华的同班同学的一篇《清华的回忆》里体现出来:同学中我们受钱锺书的影响最深。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纵有几分“痴气”,纵使算术不甚优异,但钟先生的学术影响力如此重要深远,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总是面面俱到的要求孩子,殊不知自己是个多么俗气的人,相比之下,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是多么重要。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围城》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钱锺书先生周围人的原型,只是写的不尽相同,甚至“格格不入”。这就有杨绛的看到了钱锺书的稿子时写的“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使杨绛放下稿子大笑的,是看到稿子里的真人真事的一鳞半爪,她能拆穿他的“西洋镜”,他陪她笑,是了解她为什么笑,也带着几分得意。多么令人羡慕的画面!

      书的末尾,用方父送给鸿渐的一个小时慢6分钟的落伍的计时机的响声,回忆鸿渐与柔嘉打架前的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柔嘉也在家里等鸿渐吃晚饭,希望他和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当、当、当、当、当、当、”,六点钟算下来是五个钟头前,这个落伍的挂壁老式自鸣钟无意中敲出了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我以为后面还会写鸿渐去重庆找辛楣,甚至与唐小姐重逢……,没想到这便是结尾,却又是那么恰到好处的收笔,这种“留白艺术”,令人回味无穷、引人的不仅是思考。不亏是现代版的《儒林外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钱锺书与杨绛

相关文章

  • 摘记~

    如果说《围城》成就了钱锺书,那么也可以说是杨绛成就了《围城》。钱锺书在《围城》的序文里写:“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

  • 钱锺书《围城》

    《围城》这本书钱锺书整整写了两年。 出于对《围城》的慕名已久,我买来了这本书。 第一次读《围城》,就被书中精彩绝伦...

  • 愿有岁月可回头,且以深情共白首

    假期里读了钱锺书先生的《围城》,这两天又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对于杨绛先生和钱锺书先生,我了解的并不多,没有读...

  • 书摘-围城-钱锺书

    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老死不相往来。身体里容不下的东西,或消化,或排泄,是个人的事,为什麽心里容不...

  • 书摘-《围城》钱锺书

    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利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

  • 我读杨绛

    杨绛,这个名字我早有耳闻。少年时,老师讲《老王》,我听。后来,知道了她是钱锺书的妻子。钱锺书的《围城》在大学里,我...

  • 破解“围城”

    曾经在初中,老师就给我们布置过一篇名为《围城》的命题作文,因此我对“围城”一词稍有了解,看了钱锺书先生的《...

  • 钱锺书《围城》的道理

    当所有的时光在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 01. 老实说,不管...

  • 《我们仨》很温暖

    《我们仨》,很温暖! 少时曾粗略翻阅读钱锺书先生写的小说《围城》,觉得锺书先生才气逼人,但那时并不知道他...

  • 婚姻如围棋,夫妻都想多圈点儿地,如何才能双赢

    发布者:风铃草的吟唱 钱锺书先生的《围城》里曾写过,婚姻如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了解钱锺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ua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