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刻画了中国那个年代的平民的一生,那么低现实,那么地真实。
书中没有多么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一种朴实的叙述,有些土里土气的,但他用这种诙谐幽默的方式,阐述了社会的荒谬,地里干活半年还不如一次卖血赚得多,然而若不是生活所迫,谁又会情愿去卖血呢?
这本书另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什么社会,什么语言,我从这本书中看到的是一个平凡的中国平民的父爱,虽然嘴上骂着,心里不甘,许三观不是一乐的亲爹,尽管有着种种的不愿,可他还是一心一意地为着他的孩子们。一路走,一路卖血,这便是中国的父亲,抱怨也好,痛苦也好,只要孩子好,他心中便无怨无悔。
尽管,他目睹了根龙的死,并以为他是卖血卖死的,尽管,心里害怕。一路卖血去上海,尽管,已经虚弱不已并差点死去,但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感,给了他莫大的勇气,“我不过老命一条,孩子们却还小,还没活够呢!哪怕我卖血卖到死,我也要给孩子们集足医疗费”,这便是中国父亲的思想,但这却与最后三个孩子对他们的嫌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便是父母的悲哀,中国的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