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读一本书,一字一句,断断续续,要花一周甚至一个月才能读完。合上书,回忆内容,模模糊糊,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到头来也没有吸收到什么养分,更别提个人的成长了。而另一些人,犹如神助,一年可以读近百本书,而且读完后能娓娓道来,个人成长的列车也在飞速前行。
到底两者的差别在哪里?
是阅读的理念和方法不同。前一种人,我叫他们“学生阅读者”,他们以书为中心,把所有书都当作教科书来读,非要一字一句的看过,才觉得是真正的“读书”,才没有错过每一个信息,才对得起每一个印刷字。
后一种人,我叫他们“角色阅读者”,他们会以自我为中心,把书当工具,用不同的角色展开和书的关系。读科学类书籍,他们是“问题少年”,提问,找答案,理解答案,记录答案。读文学类书籍,他们是“私家侦探”,找套路,查象征,探究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而读书的结果也非常高效,“问题少年”,解决了问题,认知升级。“私家侦探”刷新了三观,升华了人性。
那么要怎样像“问题少年”和“私家侦探”一样读书呢?
市面上有很多讲阅读方法的书,比如《高倍速阅读法》、《王者速读法》、《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等。这些书里讲的方法,都不无道理,也很有启发,而更关键的,是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
下面就介绍我读了这些“读书方法论”,自己总结出的两套方法。
像问题少年一样读科学书
“问题少年”,顾名思义,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可以尝试从以下4个步骤入手:
第一步,提问。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吗?有需要通过阅读解决的问题吗?如果回答是“YES”,那么请把目的和问题写下来,目的也尽量用问题的形式来写,这样可以激发思考。从数量上来说,少则1个问题,多则3-5个问题,一般以不超过3个问题为宜,多了记不住,少了不利于激发思考。如果一时半会儿还不知道自己读书的目的,只是像逛街一样随便看看,也没有关系,可以把读书的目的设定为“我要不要读这本书?”
第二步,找答案。带着问题去看封面封底、目录、前言等,迅速掌握书的核心内容和整体结构。再去迅速翻整本书,主要看每章的小标题和图表。时刻想着第一步提出的问题,用便签纸或铅笔,标出可能出现答案的区域。如果问题是“我要不要读这本书”,那么在迅速翻书的时候,寻找能引起你兴趣的“触发词”,把它们记下来,组合成问题,再标出答案区域。如果没有“触发词”,那这本书暂时不值得一读。
第三步,理解答案。翻完全书,将重点放在刚才标出的答案区,仔细读,边读边把能正面回答问题的答案标出来,如果读的过程中,迸发出了新的思考、联想和灵感,也迅速把它们写下来。
第四步,记录答案。这不是简单的抄写,而是有思考的输出。可以画思维导图,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个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可以讲给别人听,可以写读后感或书评,如果能迅速落实到行动的改变,就更好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态度决定一切”,对书中的观点,我们也需要带着辩证的思维去看,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如果在这个步骤中,仍然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再回到第三步,仔细揣摩,再输出。
这就是“问题少年”阅读科学书的方法,旨在“学以致用”,适合于干货类、理论类、观点类书籍。
像私家侦探一样读文学书
除了科学类书籍之外,还有很多人喜欢读小说、传记之类的文学书。而读文学书,不像读科学书那样“功利”,速度也会慢一些。但很多人读完只是爽了一下,感觉片刻的满足,可对以后的成长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所以,读文学书,也是有一些方法的。
总体的流程,跟读科学书一样,也是先看封面封底目录,再从头到尾翻一遍(如果是悬疑类可以不翻,不然就剧透了),然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仔细看,不感兴趣的描写、叙述、对话,快速略过。最后是输出想法。
如果说阅读不同的科学书,带着不同的个性化问题去读,那么阅读文学书,可以带着相同的共性问题去读。就像私家侦探一样,通过蛛丝马迹,还原作者脑子里的“作案动机”。这些问题是:
第一,故事采用了什么套路,比如像“寻梦环游记”一样的旅程式,还是像“惊情四百年”一样的吸血鬼式,还是有圣经、童话、神话、莎士比亚的影子?当然,这些套路来自大量的阅读积累,量变产生质变。有了记忆储存,才能触类旁通。
第二,故事里有哪些象征?比如天气景物地理象征什么,暴力象征什么,性象征什么,人物的外形象征什么,一些反复出现的物品或动植物象征什么……有些很明显的象征,也有些隐喻,甚至反讽。这个理解因人而异,也是阅读文学书最有趣最开脑洞的地方。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不要担心自己会“过度解读”,因为要相信,作者写书的时候,经过了大量的思考打磨,他不会无缘无故写一个东西,除非这是本烂书。其实阅读多了,烂书很容易辨别出来,所以读经典,读好书,才是对自己时间的尊重。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终极问题:故事想要传达什么?小说是最接近哲学的形式,所以,作者想要透过小说表达什么观点,揭露什么人性,在读到最后,应该有所领悟。当然,如果能结合作者写作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来思考,会有更全面的理解。
以上就是“私家侦探”阅读文学书的方法,旨在“探讨人性”,适合于小说、故事、传记类书籍。
科学学无止境,有问题少年掌舵。文学探讨人性,有私家侦探看破。不管是用干货讲道理,还是用故事讲道理,最重要的是那个“道理”,而书中讲的一切,都是为那个“道理”服务的。抓住了“道理”,就是抓住了书的核心。许多年后,当你已经不记得书中的细节,但“道理”和我们自己的思考,能让你成为更深刻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