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杞人呓语

杞人呓语

作者: 东丰林波 | 来源:发表于2021-11-05 21:16 被阅读0次

再读《美的历程》,心中有万千感慨。初读应该是在三十多年前的1980年代。在师专的校园里,住在我上铺的兄弟已经开始读朱光潜的美学译著了,而我才刚刚知道原来还有美学这回事,而我的知道并恋上美学就是从读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开始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校园风靡一本小册子——《美的历程》,让成长中的一代青年认识了什么是“美”。李泽厚曾言:80年代的大学里,每个学生宿舍里,总能翻捡出我的《美的历程》。

李泽厚先生的这一通俗易懂的中国美学史纲要,让无数跟我一样懵懂的青年人,认识到世间还有美学这一门学问,并从此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中国美学精神、哲学思想的启蒙。

先生不愧为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在我的书柜里还收藏着上个世纪八九十代的期刊《美与当代人》,那时书摊报亭总会吸引很多乐学向上的年轻人。许多人热衷美学、哲学的探讨交流,那真是一个思想开放、精神活跃的“黄金时代”。

李泽厚先生晚年奉行“三不”,不演讲、不开会、不上电视,很是赞赏人生的“四个静悄悄”——静悄悄地写,静悄悄地读,静悄悄地活,静悄悄地死。先生说:“我有一群静悄悄地认真的读者,这是我最高兴的。”

回望美的历程,大师精神永在。

有太多的人对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有偏见,从而对语文教师也怀有成见。教了三十多年语文,还有四年多一点的时间没有教出什么名堂,但对什么是好的老师也有一点点浅见。

好的数学老师,好的英语老师,好的物理老师,好的化学老师等等,都比较常见,因为这基本上是技术问题。

好的语文老师不常见。因为这基本上是艺术问题。我当然不是好的语文老师,但我上学时还算是有一点点语文天赋,而我的这一点点可怜的天赋被挖掘出来,全都是小学、初中、高中教过我的几位语文老师的功劳。

教学有法无定法。相对而言,别的学科的好老师都差不多,而且可以努力去做。

语文的好老师一般不是努力就可以的。很需要天赋,绝对各具特色,不拘一格。而且是“学我者生,似我者东施效颦”!而这个“学”又很玄,根本难以复制。所以严格一点说,特别好的语文老师很多学校一个都没有。但其它科的好老师可能不止一个。

管窥蠡测,信口胡说,我只是站在教语文的角度,为语文教师,为语文教学摇旗呐喊,姑妄言之,姑妄读之。

相关文章

  • 杞人呓语

    好久没在简书中写点东西了,书写的功能差不多要完全褪化掉了。上了年纪,官样文章也写得少了,真要写整段整篇的文字,还真...

  • 杞人呓语

    早晨上班时并没感觉到会下雨,上完两节课后,不知什么时候竟下起雨来,已是寒露节气,气温一天低似一天,民谚有云:“一场...

  • 杞人呓语

    已经十点半了,好久没有这么晚没睡了,或许跟下午不上班,午睡睡到自然醒有关。事实上,我是想要睡就能睡得着,跟白天睡得...

  • 杞人呓语

    半夜被冻醒了,被子掉落了一半。也许白天太累了,晚上早早就睡了,然而现在却不想睡了。 今年冷得早,还没到霜降节气,温...

  • 杞人呓语

    “看穿”和“看懂”是近义词,但在表达上的效果却大相径庭。人大多怕被看穿,然而却都渴望被看懂。而事实上,看穿一个人和...

  • 杞人呓语

    读《庄子》是一个偶然,上高中时没什么太远大的理想,每天最喜欢做的中儿就是读书,逮着什么读什么,只要是有文字的,哪怕...

  • 杞人呓语

    十月的最后一天,2021年还有最后两个月就要过去了。年复一年,说不上有什么感慨,过的不过是平凡人普普通通的日子,甘...

  • 杞人呓语

    再读《美的历程》,心中有万千感慨。初读应该是在三十多年前的1980年代。在师专的校园里,住在我上铺的兄弟已经开始读...

  • 杞人呓语

    过了霜降就意味着晚秋将尽。往年霜降节气,树叶并没有落得这么彻底。街路旁、校园里的各种树木光秃秃的在深秋的风中瑟瑟发...

  • 杞人呓语

    新周第一天,也是新月第一天,事实上每一个今天相对于昨天都是新的。曾子撰《大学》,其中有:“汤之《盘铭》曰:‘苟日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杞人呓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xd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