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

作者: 楚人不服周 | 来源:发表于2020-05-21 23:46 被阅读0次

    语言是连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能够得到我们认可,然后快速传播,引发共鸣。时代发展影响着流行语的变化,流行语引领着时代变迁,如何理解和运用流行语,值得每一代人思考和实践。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标签,是社会的观察哨,它聚焦了社会热点,展现了时代的风貌,反映了一代人的追求。建国之初,为了“摘掉贫油的帽子”,李四光日夜奔走在平原和丘陵。说起“铁人王进喜”,一个矮壮的男人跳进油井以自身制伏井喷的画面浮现在眼前,那时的流行语激励人民群众如火如荼地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科技和第一生产力”提出,人们都拼着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时候的中国生机勃勃,小岗村的粮食粒粒饱满,浦东的江畔高楼四起,流行语告诉我们的父辈要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力争上游,憧憬未来。今日流行的“创客”与“文化互鉴”,则反映了和平年代下,国家在实现”强国梦”的过程中对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的需求。由此可见,流行语不仅仅是时代的烙印和一代人生动的回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流行语不会消失,但它永远都在变化,正如中华文明的火种绵延至今不曾断绝,但中国人一直随着时代的潮流变化。自其变者而观之,国家的发展程度时时刻刻在变化,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流行语的精神内涵不曾改变。从“两弹一星”到“华为5G,”,向世界证明中国国力强盛的科研成果由核武器变成了移动通信技术,但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的科研精神不曾改变。流行语的口号从“艰苦奋斗”到“砥砺奋进”,奋斗的目标从“基本温饱”变为“全面小康”,人民群众奋发向上建设国家的爱国精神不曾改变。因此,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时,我们不仅仅要践行流行语的口号内容,更要揣摩其中的本质,传承其精神内涵,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时代的发展“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瞬息万变的网络流行语似乎满足了年轻人对新奇事物的追求,正确使用,择优使用网络流行语尤为重要。比起“雨女无瓜”和“我太南了”,“硬核”和“逆行”更能体现当代青年的刚强和担当,也更有文化内涵。当代青年应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能引领时代发展的流行语,而不是随波逐流,在娱乐流行语中自甘堕落。

    历史的风云吹不散民族的凝聚力,时代的浪花冲不走文明的符号,流行语让中华民族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团结一心。愿代代都能创造出有力量的流行语,助力中国奋勇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行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xfahtx.html